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本雅明思想肖像 > 第20章完结

第20章完结

(10) Irving Wohlfarth:“On Some Jewish Motifs in Walter Benjamin”,转引自Susan A.Handelman:Fragments of Redemption,p.69。,w′u+x?i¢a+n+g′l`i-.,c¢o!m`

(11) Correspondence,p.81.

(12) Ibid.,p.88.

(13) Correspondence,pp.97-98.

(14) W.Benjamin:“On the Program of the Coming Philosophy”,G.Smith:Walter Benjamin:Philosophy,History,Aesthetics,pp.1-12.

(15) G.Scholem:Walter Benjamin: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p.59.

(16) 转引自Gary Smith:“Thinking through Benjamin”,Walter Benjamin:Philosophy,History,Aesthetics,p.xiii。

(17) Correspondence,p.86.

(18) Correspondence,pp.88-89.

(19) Ibid.,p.125.

(20) Ibid.,p.136.

(21) 关于《浪漫主义》一文的评述,主要依据J.McCole:Walter Benjamin and Antinomies of Tradition,pp.81-114。_第′一·墈\书?旺. ·首+发^

(22) Correspondence,p.139.

(23) 参见G.Steiner:“Review of Gesammelte Schriften”,TLS,October 25,1974。转引自G.Smith:On Walter Benjamin:Gritical Eassays and Recollections,p.133。

第五章 救世主义与政治

在本雅明埋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本雅明来说,几年来不谈政治的禁忌也打破了。1918年11月,本雅明在给朔勒姆的一封信中第一次谈到现实政治:“昨天我得到巴伐利亚共和国成立的消息。由于24小时总罢工(抗议为阻止革命骚动而实行普遍征兵动员),瑞士所有的报纸都未出版。*l¨u,o,l-a¢x¢s-w,.?c*o?m*我不知道此时有什么进展。”(1)接着,在朔勒姆几次到瑞士探访本雅明时,俄国革命和德国、奥地利的一系列政局变化都成为重要话题。朔勒姆拥护“穷人的专政”,而本雅明坚决反对“专政”的概念。他和朔勒姆都同情俄国的社会民主党。朔勒姆认为共和制优于君主制。本雅明则认为,孰优孰劣只能视环境而定,即便在当时条件下君主制也可能是一种可被接受的合法政体形式。(2)

1919年初,本雅明在伯尔尼结识了巴尔夫妇。巴尔(Hugo Ball,1886—1927)是达达派创立者之一,也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与共和主义者,一战期间移居瑞士。他的妻子亨宁斯(Emmy Hennings)是表现主义诗人。战争期间,巴尔和布洛赫都为德国和平主义刊物《自由报》撰稿。巴尔还写过一份言词激烈的小册子《德国知识分子批判》。经巴尔介绍,本雅明认识了布洛赫。(3)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也出身于同化的犹太人家庭。他在青年时代也积极投入到反抗实证主义和进化论的浪漫主义思潮中。他的思想广阔而博杂,既带有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倾向,又有柏格森主义色彩,而且爱好东方学,迷恋秘术和非教义的宗教心理表现。他还研究物理学,涉猎诗歌、绘画、音乐和戏剧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