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0岁的本雅明从该校毕业。
本雅明的少年时代正值德意志帝国鼎盛时期。1871年,德国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实现统一。德意志帝国在欧洲中部赫然崛起。在赶超英、法的现代化战略思想指导下,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进入20世纪初,德国已将英、法抛在后面,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本雅明少年时代目睹了柏林开始向现代化大都市的急速转变。城市在扩大,并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电话是在本雅明出生的那一年问世的,很快就进入了他的家庭。(5)
德国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胜利。这种民族主义是在英、法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挑战下产生的,借助普鲁士容克军国主义,终于扬眉吐气。因此,在德国,现代化的合理主义与普鲁士传统的等级制、军国主义以及宗教伦理等权威制度结合起来,笼罩着社会。在本雅明眼中,柏林旧式的建筑就像是这些旧制度的象征,构成了他少年时代的社会氛围。
本雅明在40岁时回首往事,写下《柏林记事》。(6)但这部篇幅不长的回忆录并不是传统的自传体,而是描述青少年时代所认识的柏林,以空间为线索展开的往事回忆。本雅明声称,他多年来就想在地图上标示自己生活的轨迹。这部作品是以本雅明3岁时由保姆带领上街开始认识柏林写起,顺序描述了居住区、广场、公园、游乐场所、学校、剧场以及本雅明后来参加的“青年运动”的聚会地点、与朋友聚会的咖啡馆等,并记述了自己在这些空间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