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哪怕是为了报复孙家,或许也有必要敲打敲打南方的这支新兴势力。~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十月,曹操在官渡击溃袁绍之后,召集将领开会,问左右之人:“该先从哪个绍下手?”孙策的幼子名叫孙绍,意思是说,是该继续追击北方的袁绍,还是先攻打南方的孙绍。孙家的权势不是由婴儿孙绍接管,而是弟弟孙权接任。曹操当然也知道这条消息,不过因为孙绍与袁绍同名,他故意用了“哪个绍”这样的说法。“不可征讨南绍。”如此回答的是御史张纮。张纮当然会反对南征,他是两年前作为孙策的使节来到许都向朝廷进贡的人物。曹操很喜欢他,留他在朝中任职。
“哦,为何不可?”曹操问道。
“乘丧伐军,此为不义。”张纮答道。
“如此而已?”
“非也。主公虽然说起孙绍,不过此时孙家的继承人是碧眼儿孙权,而不是孙绍。江东之人皆知碧眼儿之才远胜其兄小霸王。?幻.想-姬, \耕+薪,最_全*孙策之死,与其说孙家将凋落,不如说将愈发强盛。”
“哦,是吗……”曹操装作不知道,其实他早就清楚孙权比哥哥更加了得。
“讨逆将军孙策虽然以其武勇扩张了领地,其实这些地方已经超出了他能统率的范围。若是真有南征之意,当于孙策在世之时为善。孙权的政治谋略远胜其兄,如今他成了江东之主,孙家的领地只能愈发巩固。江东一带,恐怕已经不可轻取了。”
“真有如此厉害吗……”
就在这时,有一个士卒送来了一封密信,有一条新消息。曹操读过密信,脸上显出失望之色:“策反孙辅失败了……”曹操轻轻地咬住了嘴唇。孙辅是孙权的叔父,是他父亲兄弟之中最末的一个。父兄孙贲年纪远大于自己的侄儿,本人又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常年在幕后默默辅佐孙策。但是最小的叔父孙辅却与孙策年龄相差无几,因此,接受侄儿的命令,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耻辱。^7^6′k·a.n·s^h_u_.¢c_o?m¢他便是孙家的不平分子。曹操注意到孙辅的心态,决定策反孙辅。“江东怎能交给孙权这样的毛孩子。国仪(孙辅的字)大人为何不取了江东?我愿助大人一臂之力。”孙辅动了心,回了一封密信说:“请曹公出兵助我。”然而,携带密信的人被孙权的情报人员拦了下来。孙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理了这件事情。孙辅身为叔父,不能斩首,于是囚禁到东方边境之地。孙辅所率的人马分散编入各个军团之中。辅佐孙辅的二十多名将领,一个不留,全部斩首。处分相关人员的消息,差不多与事机泄露的消息同时送到曹操这边。“真快啊……”曹操咂舌不已。“幸好没有随便出手,否则可就棘手了……”曹操心想。曹操看完书信,又向张纮问道:“若是不打江东,该如何才好?”“应当厚待之。”“知道了,那就按你说的做吧。”曹操的决定也很迅速,仿佛害怕落在孙权之后一般。他立刻上表朝廷,封江东新主孙权为讨虏将军。孙权的父亲是“破虏将军”,哥哥孙策是“讨逆将军”,讨虏将军恰是这两个称号的综合。此外,曹操又把张纮送还给了孙权。在许都当了两年御史的张纮,当然深知许都的情况。曹操这样做,也是希望他将许都的种种都说与孙权,以避免彼此之间不必要的误解。
五
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是天下大势的转折点。孙策的死也在这一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第二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可以说是动荡之后的休整年份。曹操取消了南征孙权的打算,全力追击兵败官渡、逃往北方的袁绍。由官渡败至仓亭一线的袁绍军再度被曹操击败,是这一年四月的事情。曹操于九月凯旋许都。在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