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增重,一般人根本背扛不动。
太宗也不吝于赏赐。
淳化四年(993)春正月,祭祀太庙,又有郊祀。大典之后,太宗给军士赏赐,当时的度支副使、负责财政的副部长谢泌经过统计后,一条条地将应该颁赏的名单和数量报上。太宗看后即行批准,他说:“朕之所以爱惜金帛,正是要用它们来准备赏赐啊!”谢泌说:“大唐德宗时候,后唐庄宗时候,都因为赏赐不丰,让军士不满,有过叛乱。现在陛下自己生活供应如此菲薄,赏赐却如此丰厚,真历代王者之所难也!”
孔夫子曾有名言:“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应该赏赐人的时候,却出手吝啬,有关部门这么做就是算计过分。
孔子将这种行径视为官吏“四恶”之一。
太祖赵匡胤曾引用过孔夫子这句话,拒绝接受国营场务的“羡余”也即年终结余进入国库。因为他认为预算中的钱财是要按计划发放给场务工人的,现在有结余,就是克扣的结果。国家不应该与民争利,尤其不得与民争这种不义之利。现在看出,真宗与太祖太宗都是格局宏敞的人物。
但是国家财政用在如此赏赐方向上,而不是用在更急迫更重要的民生方向上,宋真宗还是过于大手大脚了。这与他生于皇室、长于皇室有关。钱帛,对他不过是些数字,至于锱铢粒米之来源,那种辛苦,与“祖宗”比起来,他的感觉还是隔膜了许多。花钱,他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