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 > 第72章完结

第72章完结

披挂在主帅身上,这样的故实史上也不是孤例。

此前的傅潜、当今的王超,虽然并无证据证明他们要做石敬瑭第二、杜重威第二,但作为军人统帅,那种“逗挠不前”的姿态,是随时可能演绎为挟契丹而南窥的态势的。作为帝国首辅,免于“焦头烂额”的唯一办法就是“曲突徙薪”。寇准不得不防。

所以寇准力求不出现“下策”。

现在所行者,实为寇准之“中策”:御驾亲征,取胜后,相机和议。

最早的“议和”文书

且说王继忠。

这次契丹南下,耶律隆绪和萧太后留在雄州(今河北雄县)以北;萧挞凛率先锋主力在宋境穿插南进。王继忠跟随在太后身边,有一次,他得到机会,再次向萧太后说起和平建议。

如何和平?

似乎都还没有可以行之有效的模式,也没有模板可以借鉴。

但双方可以协商。

萧太后当即想到关南的莫州和瀛州。按她意见,只要得到这两地,可以和平。她将这个念头暂时藏起,开始跟王继忠推动和平。

她让王继忠直接给大宋皇帝写信,然后,派出精干小校四人,带着信箭,也即作为契丹官方文书凭证的令箭,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来见大宋边防军官石普。史称“且致密奏一封,愿速达阙下,词甚恳激”。显然,这是以契丹国主的名义,另外给真宗皇帝写了一封信,期待石普将军尽快送给皇帝,信中用词非常诚恳、激切。石普接纳了小校四人。小校还说:“这些文件都是我们契丹主和母后召我们到车帐前,亲自给我们的,告诫我们速速送到莫州石帅。获得收到的消息,马上要回去汇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