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 > 第60章完结

第60章完结

果然,“澶渊之盟”以后,天下太平,于是真宗就开始在权臣丁谓、王钦若的怂恿下,搞起了泰山封禅、汾阴祭祀、营建道观等事,国家耗费,几乎不亚于对外战争。`二_八_看-书^网¨ .无+错/内_容¢直到这个时候,王旦才想起已故宰辅李沆的告诫,不禁叹息道:“李文靖真是个‘圣人’啊!”

“文靖”,是李沆死后的谥号。谥号,是传统中国对人物死后所能够做出的最简洁评价。有一字谥、二字谥、多字谥不同。一般选用两个汉字对死者做出褒贬,堪称对人物一生的盖棺论定。“文靖”是级别相当高的褒谥。按古来“谥法”,“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经纬天地、忠信接礼”等,都是对“文”的定义;“柔德安众、成众使安、恭己鲜言、宽乐令终”等,都是对“靖”的定义。由这个谥号,也可以约略考见李沆这位“圣相”在历史上被人肯定的地位。

李沆病重期间,真宗到李府去看望,看时尚好;等到皇上车驾刚刚还宫,又传来消息:李沆病逝。?x,w!q¢x^s,.!c,o`m\真宗马上再次起驾,亲临李府,史称“哭之恸”。真宗赵恒,应该想起与恩师兼宰辅,情同父子般的二十多年,那几乎等同于亲情的交谊,以及李沆在政治治理方向,在天下道义推演方向,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史称李沆病逝后,时当盛夏,但颜色不变,而且吐香如莲花,七日不灭。

历史的偶然

“澶渊之盟”前一年,李沆之死,寇准拜相,是两件大事。

李沆很了不起,但他的死终结了一个时代,以他“清静无为”的素心,很难猜度他将如何应对凶险而又吊诡的“澶渊之盟”。千年之后,回顾历史,整个北宋史,“澶渊之盟”都是一个大事件,纳入中国史,也是一个大事件。但这个大事件,很可能是李沆这种圣贤人物难以驾驭的。推演这一场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须别具只眼。换一句话说:需要另外一种视野、另外一种格局来驾驭。非常幸运的是,“澶渊之盟”前,最适合推演“澶渊之盟”的人物寇准,适时登上历史舞台。¢纨! * +神\栈/ ¨已^发,布/最`鑫+蟑-截?他成为这一场中国大事件的第一推手。

李沆五十八岁时,“偶然”生病,中道而逝;随后,真宗谋划另选宰辅,“偶然”来问当朝名士毕士安,毕士安推举了寇准;两个月后,景德元年(1004)八月,毕士安与寇准同时拜相;冬十一月,契丹已经抵达澶州城北;很“偶然”地,大宋投降契丹的将军王继忠向宋廷传来了契丹有“和议”的消息……寇准,就在这一系列“偶然”节点上,走上历史前台。

如果李沆不病逝,寇准不会拜相。

如果毕士安不推荐寇准,寇准也不会拜相。

如果契丹不来侵澶渊,寇准拜相后也不会做出那等泼天的大事业。

当此时刻,我不得不对“历史偶然性”顶礼膜拜。偶然性,那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衡的力量。

美国那位名叫阿伦·尼文斯的历史哲学家有一部《历史学导论》,书中有两个意见深得我心。

第一个意见,他说:“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

第二个意见,他说:“事件常常不是表现为有逻辑的联系,而是被上千种机遇所决定的事件的偶然结合。不测的疾病、气候的改变、一份文件的丧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突然间所产生的一个狂念——这些都曾改变过历史的面貌。”

偶然性与命运一样,神秘莫测。尼文斯讲述的那几个偶然事件,可以为他做出无数注脚。

“不测的疾病”,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