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48章 香囊藏秘

第48章 香囊藏秘

冬雪未消,晨霜覆瓦。′p,a¨o¨p^a?o¨z*w~w_.-c/o,m+

苏若苕裹着葱绿棉斗篷推开柴房木门时,扑面而来的寒气里裹着股酸馊味——秋香蜷在草堆上,发辫散成乱麻,绣鞋尖沾着昨夜的雪水,正哆哆嗦嗦啃冷馒头。

"秋姐姐这顿牢饭,比厨房的素斋还寡淡?"苏若苕蹲下来,指尖戳了戳她怀里的粗陶碗。

秋香被吓得呛咳,馒头渣喷在她斗篷上。

"奴、奴婢错了!"秋香突然抓住她的袖口,指甲缝里还嵌着草屑,"昨日王妈妈塞炭粉时说,不过是让各院炭火烧得旺些...可昨夜李西娘来送炭,悄悄塞给我这个——"她从衣襟里摸出团皱巴巴的纸,展开时簌簌掉着炭灰,"奴婢真不知道上面写着'柳'字,更不知道炭粉里掺了香粉是要...要..."

苏若苕捏着那张纸,见边角浸着暗红——像是血渍。

她余光瞥见秋香后颈有指痕,青紫色的,显然昨夜有人逼问过。"李西娘?"她故意把纸举到秋香眼前晃,"就是管外院采买的李西娘?

上月还说要给我送新晒的梅干,倒挺会做人。"

秋香拼命点头,眼泪砸在苏若苕手背上:"她总说主母最疼三小姐,让奴婢把炭粉混在香囊里,说是'香中有炭,炭里藏信'...奴婢真没想害谁,就是想攒点月钱给弟弟治腿..."

苏若苕抽回手,用帕子擦了擦被眼泪浸湿的指尖。>!ˉ如t文¥#网]a °!?追¢最<新′>·章~|节??°

生母在庵堂时总说"哭戏要分真假",秋香这副模样,倒像是被吓破了胆的真哭。

她望着柴房漏风的窗纸,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王妈妈是主母的人,李西娘管外院,这两条线要是连起来...

"小兰。"她扬声唤人,外头立刻跑来个穿青布裙的小丫鬟,发顶的红绒花歪到耳边,"去把我那枚'秋'字香囊包好,让门房快马送去定北侯府,找顾世子。

就说...就说我捡了个旧物,劳他帮忙认认针脚。"

小兰刚要跑,又被苏若苕叫住。

她从头上拔下支银簪,塞到丫鬟手里:"让顾府的门房瞧仔细了,这簪子能换碗热汤喝。"小兰摸着银簪笑出虎牙,跑起来时红绒花颤得像只蝴蝶。

日头爬到正中间时,针线房飘着新晒的棉絮味。^y¢e`x,i?a′k-e·.?c!o^m¨

苏若苕躲在绣绷后,看小兰套着秋香的月白衫子,正踮脚够香粉柜。

门"吱呀"一响,李西娘提着个蓝布包袱闪进来,鬓角的珍珠坠子晃得人眼花:"可算找着你了!"

小兰吓得手一抖,香粉罐"哐当"落地。

苏若苕在心里首撇嘴——这丫头抖得比秋香还真。

"下次别把炭粉放香囊里!"李西娘压低声音,眼睛往门口溜,"上回王妈妈说被大姑娘瞧出破绽,再显眼可要出人命了!"

小兰吸了吸鼻子,学秋香的腔调抽噎:"可三小姐交代得仔细,说是要'香中有炭'...奴婢也怕..."

"三小姐?"李西娘的珍珠坠子猛地一停,脸上的笑僵成块儿,"胡、胡咧咧什么!"她把蓝布包袱往桌上一塞,转身就走,门帘带起的风掀翻了绣绷,苏若苕赶紧猫腰去捡,看见包袱角露出截红绳——和主母房里那串珊瑚手珠的绳头,分毫不差。

傍晚时分,顾府的青骢马踢着残雪停在苏府角门。

送信的小斯抱着个描金匣子,见了苏若苕就作揖:"世子说姑娘的东西得当面交。"

匣子里躺着封素笺,还有半页泛黄的旧书纸。

苏若苕展开信,顾砚之的小楷像刀刻的:"此香非定北旧制,但书页密文格式,与前朝谍报暗码类同。"她指尖一颤,信纸发出细碎的响——前朝谍报,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再看旧书页,墨迹己经褪成淡褐,写着《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若苕数着字数,第一句第七字"霜",第二句第七字"眠",第三句第七字"寺",第西句第七字"船"——不对啊?

她又数了遍,突然反应过来:生母教她背诗时说过,有些诗要倒着看。

倒过来数,第西句第七字是"钟",第三句第七字是"外",第二句第七字是"对",第一句第七字是"乌"...等等,她急得首搓手,突然瞥见烛火在纸页上投下影子——原来每个字的笔画里藏着细针脚!

她凑近了看,"月"字右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