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 第1868章 接近目标位置

第1868章 接近目标位置

的灾害救援,往往是在极端压力下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随着一声哨响,演练正式开始!四个小组从不同入口进入综合演习楼,开始各自的救援任务。

段景林跟随陈国栋,带着赵晨和王杰从东侧入口进入。?晓¨税~C~M_S! ^追.最^新·璋!截¢刚一进门,他们就被浓重的人造烟雾所包围,能见度急剧下降,不足一米。同时,一种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即使通过呼吸器,也能感觉到那种刺激感——这是模拟的有毒气体。

“气体检测仪显示氨气浓度超标,“陈国栋通过对讲机报告,“所有人确认呼吸器状态良好,进入第一阶段搜救。“

段景林立即接管了搜救组长的职责:“根据建筑平面图,三楼有六个潜在的被困区域。我建议分成两组,由我和陈队一组,赵晨和王杰一组,分别搜索不同区域,以提高效率。“

陈国栋思考了一下:“计划可行,但必须保持五分钟一次的通讯确认。如遇任何异常情况,立即集合。“

分工确定后,两组人开始沿着不同的路线向三楼移动。段景林跟随陈国栋,小心翼翼地在烟雾中前进。这时,段景林想起了昨天秦渊教导的感知技巧,尝试着闭上眼睛,专注于周围的气流变化和声音反射。

奇妙的是,当他不再完全依赖视觉,其他感官似乎变得格外敏锐。他能感觉到建筑物内气流的微妙流动,能通过声音的回响判断前方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左前方15米处有一个拐角,“段景林突然说道,“拐角后应该是通往三楼的楼梯。“

陈国栋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这种烟雾中,能见度几乎为零。“

“秦教官昨天教的感知技巧,“段景林解释道,“通过气流和声音判断空间结构。“

陈国栋点点头,显然对这种技巧印象深刻:“很好,继续带路。“

段景林的判断果然准确。他们很快找到了楼梯,开始向三楼攀爬。楼梯狭窄而陡峭,两侧墙壁不时有水流下,模拟着火灾中水管破裂的情况。

到达三楼后,情况更加复杂。除了浓烟和刺激性气体,还有不时传来的爆裂声和建筑物震动,模拟着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段景林和陈国栋开始系统性地搜索三楼东侧的房间。每一个房间都充满了挑战:有的房间内部结构杂乱,障碍物众多;有的房间温度异常高,几乎接近真实火场;有的房间则模拟了局部坍塌的场景,需要小心翼翼地穿越。

在第三个房间,他们终于发现了第一个“被困人员“——一个重约70公斤的仿真人偶,被困在一堆倒塌的架子下。

“发现一名被困人员,位置三楼东侧第三房间,“陈国栋通过对讲机报告,“准备救援转移。“

段景林迅速评估情况:“倒塌物不算太重,但结构不稳定。我们需要先加固周围,然后才能移动”伤员”。“

两人配合默契,迅速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伤员“抬出。这个过程中,段景林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判断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高效,完全不像一个刚接受几天训练的新兵。

就在他们准备将第一个“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时,对讲机突然传来赵晨急促的声音:“遇到情况!西侧走廊突然坍塌,通道被阻断,我和王杰被困在三楼西北角房间!“

陈国栋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保持冷静,确认你们的安全状态和准确位置。“

“我们暂时安全,“赵晨的声音中带着紧张但不慌乱,“室内有一名”伤员”,但我们无法通过常规路线撤离。“

段景林迅速在脑海中回忆三楼的平面图:“西北角房间如果西侧走廊坍塌,确实无法通过主通道撤离。“他思考了几秒钟,突然想到一个方案:“陈队,三楼和四楼之间应该有一个维修通道,连接东西两侧。我们可以通过东侧楼梯上到四楼,再经由维修通道前往西侧,从上方接应他们。“

陈国栋眼前一亮:“对,我差点忘了这个通道。不过那条通道狭窄且老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风险总是存在的,“段景林坚定地说,“但现在这是最快的救援路线。“

陈国栋做出决定:“好,我负责将这名”伤员”送到安全区域,你立即前往四楼维修通道,准备接应赵晨和王杰。注意安全,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段景林点点头,立即行动起来。他快速但谨慎地穿过浓烟,找到通往四楼的楼梯。与此同时,他通过对讲机指导赵晨和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