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他们的岁月 > 第35章完结

第35章完结

王先生说:“这是大后方,不是前线……”但是,他也说不下去了。¨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几天以后,妈妈等到了飞往桂林的飞机。重新卷起她的小包裹上路了。王芸生先生亲自送妈妈到机场,临行的路上,他还在说:“你如果后悔,任何时候,我欢迎你回到我们《大公报》。你是一个好记者,我喜欢你的个性和你的文笔。”

妈妈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她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

“你不当记者真是可惜了。”

“王先生,我还记得你给我写的信,你说我假如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话,就到重庆来找你。我会履行我对你说的话的,我会坚持我的理想和事业的。”

就这样妈妈离开了重庆。拿着王先生的介绍信和八路军办事处取得了联系。办事处的负责人说:“你不去延安,去皖南新四军行吗?那里更需要人!都是在抗日,都是打日本人!”妈妈答应了。+h.o/n\g+t-e~o¨w^d?.~c~o^m¢

一九三九年六月妈妈抵达皖南,任新四军《前锋报》总编辑,同年加入共产党。

没有希望的日子

爸爸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工人运动上。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的下午。

爸爸开完印刷厂工人的“读书小组”会议,刚走出法租界,就在一个小弄堂口看见两个人闪到一边。爸爸走了几步,猛地一回头,那两个人又从弄堂里闪现出来,跟踪在他的身后。爸爸感觉不妙,决定先不回家,搭了一辆公共汽车去冯光灌的小学里呆至黄昏。然后,看看外面没有动静,才向朋友告辞。还没有走出三条马路,一辆黑色的小车尖叫着在他身边猛地刹住,车还没有停稳,就从里面冲出来三个便衣警察,动作非常迅速,爸爸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人家戴上了手铐,头被死死地按了下去,塞进了车里,一直开往上海南市警察局。到了那里,就要他交代和共产党的关系。爸爸说:“我怎么会认识共产党,我是南京大学的学生,叫陈友生。!x^d+d/s_h.u¨.`c+o~m,”

警察根本不听他的,立刻将他绑在柱子上,警棍就朝他身上打去。爸爸还是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这是当时的组织纪律和原则。他被打断两根肋骨,肺部受伤,吐血不止,监狱又不给治疗……一直拖了两个月,几乎在不能拉出去受审的状况下,于是匆匆忙忙将爸爸判为“危害国民”罪,刑期五年,解送苏州盘门外政治犯监狱服刑。

解押途中,爸爸被塞在小小的囚车里。头顶上有一扇窗子,从那里可以看见巴掌大小的天空。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天上下着小雨,望着那里,车子像没有启动似的。上海离苏州只有八十多公里,可是那路,似乎走也走不完。连解押的警察都不耐烦了。听见他们在那里胡说着什么,混乱之中爸爸向边上的犯人轻轻打听情况,问他可以办理上诉手续吗?那个人直摇头,他们是一个案子里的。说是前不久抓了一个叫覃什么的女大学生,还会演戏。她写了一些东西,供出了他们……

“姓覃什么的女大学生……”这一句话代替了一切,爸爸再也听不见其他的,他不能重复这个名字,他做不到。这是爸爸初恋的情人,又曾经是他的妻子。怎么会是她出卖了他们?这个名字比世界还大,比脑袋里全部的恐惧还要黑暗,要经历什么样的苦难,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全部的毁灭不是从仇恨开始的,全部的毁灭,更多的时候是从美好的回忆开始的。那个湖南小楼,那个大声朗读《奥赛罗》的年轻女人,还有爸爸初恋时候的憧憬。这就是毁灭,怎么还是看见这些东西?但是,爸爸知道是被出卖了,马上就要抵达苏州监狱,五年的监禁……他的的确确被出卖了,不光是爱情,这已经不重要了,而是一个信念,对人对生活的信念,而且是一个他曾经为之激动和哭泣过的女人。这还是不重要,那什么是重要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现在,一切对爸爸来说都显得没有意义了,即使昨天人们还把他视为“有前途的年轻作家”,可是他被出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