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民 主与乌托邦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

————————————————————

(1) 本文原刊于《明报月刊》1993年7月号。¢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历史庆典:奠基神话与记忆重塑(1)

从1989年大规模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之后,法国1996年9月又在兰斯举行隆重庆典,纪念法兰克人国王克洛维(Clovis)皈依基督教一千五百周年。罗马教皇让·保罗二世还专程赶来出席这一仪式,盛况空前。就这一纪念仪式的举行及其意义,法国社会各界一年多前就展开了讨论,学术界、出版界也就此举办各种讨论会,推出讨论专辑及学术专著。在这些著述中,较为突出的关于克洛维其人其事的考据性著作有鲁什(Michel Rouche)的《克洛维》(Clovis),研究克洛维受洗的意义及历代的记载及阐释的有泰斯(Laurent Theis)的《克洛维:从历史到神话》(Clovis: De l'historie au mythe)、雅梅(Dominique Jamet)的《克洛维——时代的洗礼》(Clovis ou le baptême de l'ère)及肖尼(Pierre Chaunu)等的《克洛维的洗礼、法国的洗礼》(Baptême de Clovis, baptême de la France)等。^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

克洛维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在中国不治西洋史的人大概都已想不起他的存在了。史籍记载克洛维大致生于公元466年,正是古罗马帝国解体的前一年,当时以哥特人为首的来自北方的日耳曼人席卷欧洲,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就是克洛维率领的法兰克人。克洛维少年得志,十六岁就成为部落首领,率部征战,征服了当时称为高卢的法国大部领土和今天德国、比利时的一部分,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为后来的法兰西民族的疆域的成形奠定了基础。不过,今天法国人纪念的克洛维并非这个在马上打天下的半原始部落的酋长,而是那个在499年率部接受洗礼,将法兰克人引向基督教化的光明的投奔者。~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据说,克洛维在娶勃艮第信奉基督教的公主为妻之后,战场上受挫,于是祈求其妻的上帝保佑。他当时发誓说,上帝如能保我胜利我即皈依基督。结果奇迹出现,克洛维转败为胜,他于是不食其言,接受洗礼而成为教徒。

史学界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克洛维的原始史料仅有两份:一封克洛维写给主教的信和一封主教的回信,有关他的生平主要根据一百年后图尔主教的记载,并无佐证材料。即使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这一事实可以确定,但此事发生于哪一年,却并无准确记载,史学界也其说不一。目前大多数史家认为克洛维受洗应在499年,但官方根据较早的意见将此日期定在496年。相对于一千五百年说来,三年也许无伤大雅,但历史的可塑性从此也可见一斑。

经过年鉴学派及新史学冲击之后的法国史学近年有向政治史、事件史回归的倾向,但兰克学派的实证史学时代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说克洛维接受洗礼的年份的误差并不影响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那么建立在唯一教会记录基础上的史实是否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教会会不会为扩大其本身影响而彰显克洛维接受教化的过程并贬抑其政治投机的一面?法国新史学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口号,即从现实出发对历史提问题,并认为这一方法既可以用现实之光去照耀某些历史的盲点,同时又可以充分地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

欧陆思想界、学术界目前处于一种时代转折的迷惘之中,对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的认定成为主导趋向,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以历史之光去澄清或探索现在和将来才更显得必要和珍贵。对克洛维的纪念庆典正具有这样一种性质,一种将过去与今天重新连接起来,以集体的仪式去引导民族的集体记忆的尝试。任何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都绝非简单地复述历史,它是对历史的一次集体性的再阐释。在这里克洛维是过去与现在的中介,现实与历史的关系才是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