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丰盛人生:安利创始人理查·狄维士自传 > 第32章完结

第32章完结

迈克·华莱士上门时,我们并没有认命地接受倒霉的命运。,k-a·n¢s`h¨u`l¢a!o\.*c¨o\m~我们知道,凡是有梦想、敢于与众不同或尝试新事物的人总会招致批评。早期,我们希望安利成为家喻户晓的公司;后来,当安利在电视情景喜剧中被当作笑点招徕廉价笑声时,我们索性把它视为安利名声远播的一环,然后继续创造更大的成功。凡是比主流超前太多的人,早晚都会引起批评者的注意。我们挺过风暴,继续前进。

此时,我们将挑战视为我们必须要克服或绕开的障碍。这使得我们更能充分地准备发展中的事业的下一篇章——安利将出发,去往全球各个角落。这或许是一项过于艰巨的挑战,最好想都不要想,但是没多久,一些世界上最不可能成为安利市场的地方都将接受安利。

Simply Rich

狄维士的感悟

这些与政府及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多数为负面的,也是安利为求生存所必须克服的挑战。这些挑战和以往相比更艰巨和困难,但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一样的:流汗而不能流泪,坚忍,保持希望。-2/s¢z/w`./c+o-m′

凡是比主流超前太多的人,早晚都会引起批评者的注意。我们挺过风暴,继续前进。

* * *

[1] 1964年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金字塔销售计划”组织,是通过对“多层次直销”进行歪曲以牟取暴利的骗局。——编者注

Simply Rich

Life and Lessons from the

Cofounder of Amway: A Memoir

08

拓展安利版图

我们时常听到营销人员说:“安利什么时候会在这个或那个国家扩展市场?”在国际事业并不多见的时代,安利的海外拓展跨出了大胆一步。截至1990年,安利已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我和杰时常被人称赞有远见。*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在1959年创办安利公司时或许就会预见到,想要自己创业的念头并不是安利的专利。1962年,我们越过国境到加拿大开拓事业,以及在近10年后在澳大利亚成立第一个海外分公司,安利一直在和美国情况极为相似的国家里运营。不久之后,每开拓一个新的国际市场,这个概念就变得更清晰一些: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同样希望有机会自主创业。看到安利的标志旁附着日文或中文让我有些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曾在海外服役,返乡后则急于在我以为只有美国独享的自由中追求成功。今天,我们都明白,事情并非如此。我们所说的梦想无法被局限在国境之内,也无法用国籍来限制。

我们决定进军加拿大,将其作为第一项国际事业。我和杰当时很天真,认为在英语国家不必重新印制在美国使用的资料,但我们忘了加拿大有许多法语使用者,所以必须另外印制法语的资料和产品标签。我们原先打算在加拿大单独成立一家公司,只在加拿大境内运营,不进行跨国推荐,但是没过多久我们便明白,从头成立一家公司远比预想中更复杂。让营销人员的数量能够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而增长;我们去哪里开展业务,他们也会跟着去。日后的海外分公司都是新成立的公司,但我们同时也设计出一套系统,让营销人员在所有市场中都能进行推荐。

走向全球的第一步:澳大利亚

安利公司在创立的3年内便开始在加拿大开展经营活动,因为美国营销人员在加拿大有亲朋好友和商业关系,大家都想开拓新市场。亚达城距离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交界处只有240千米,除了魁北克以外并没有语言障碍,而且加拿大的经济、政府结构与文化都与美国很相似。因此,安利很快掌握了扩张机会,成为一家国际企业。相较之下,下一个动作才是迈出的一大步──横跨半个地球在澳大利亚开拓海外市场。当时有个笑话说,我们选择这么遥远的国家,万一第一家海外公司失败了,在美国本土也不会有人知道。这当然不是真的,不过说我们基于与加拿大相似的理由而选择了澳大利亚,也不完全正确。

事实是,我们并不是真的选择了澳大利亚,而是澳大利亚选择了我们。澳大利亚人常会抢注美国公司的名称,预想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