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视。早食五品,午会茶果,晚食七品。分送书籍《太平广记》《春秋左氏传》各一部;《秘阁》《石渠碑》二本,不至者亦送。”
也就是说,宋朝“图书展览会”展出的不仅仅是藏书,还有古器、琴、砚、图画等皇家名贵藏品,所有的展品都分门别类,陈列有序;同时开放皇家藏书库,允许参加曝书会的人入内观览。皇家还免费提供早点、午点与晚餐,以示对国家优秀学者的优抚。所有与会之人都获赠朝廷刊印的《太平广记》《春秋左氏传》各一部。有资格与会但因故未能参加的官员,也可以获赠《秘阁》《石渠碑》二本。
◎ 宋代《景德四图》中的《太清观书图》
当然,跟现在的书展几乎不设门槛(一般只收门票)有些不一样,宋朝的“图书展览会”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它一般只允许翰林学士、台谏官、馆职、中书舍人与给事中等大学者参加。但尽管如此,这种有限的开放还是突破了皇家藏书的封闭性,让一部分学者有机会接触到珍贵的皇家藏书。今天我们去读宋诗,会发现不少宋朝诗人都用诗歌描述了他们翻阅皇家藏书与藏品的收获,如苏轼有诗写道:“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说的就是他在曝书会上读到王羲之《青李来禽帖》时的惊喜之情,归家之后还回味无穷:“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