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三国史秘本 > 第278章完结

第278章完结

“没有及时关注移民的动向,等到发觉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贺使陈震回到成都之后,立刻将吴国兵力不足的情况汇报给了诸葛孔明。

“所谓没有注意到,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爱护百姓啊……这一点蜀国也要注意才行。”孔明说道。

蜀国的居民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来的难民。不过,他们是历尽千难万险才逃来这里的。他们首先要穿过羌族的居住地,还要提心吊胆地跨越蜀道天险,最后才能平安到达,安下心来。即使中原秩序恢复了,回去也不会那么容易。归途的困难渐渐冲淡了他们的回乡之心。但是,吴国的情形则大不相同。虽然归途中也有山水阻隔,但并非蜀道那样艰险的道路。他们逃难来此不算困难,返回家乡时也会很轻松。

“居民和士兵数量太少,这大概是吴国想要隐瞒的东西。”陈震向孔明汇报了这次出使东吴的感想。

孔明抱起胳膊,说道:“终究不会隐瞒多久的。”

“那么,接下来……”

“吴国也许会为了夺取农民和士兵而发动战争。+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

“是要抓人吧。”

“是的。不过若是随意发动不合情理的战争,就很容易被人看出他们的目的是抓人,这样一来苦苦隐瞒的居民不足的弱点,也就暴露在众人眼前了。”

“所以东吴正在苦思对策吧。”

“若是有什么好办法,他们立刻就会施行吧……立刻就会……”孔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那是一个说客,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以撼动人心。倘若让他去游说东吴的孙权,告诉他“我有不被他国发现、便可增加兵员的方法”,结果会怎样?“孙权应该会感兴趣吧?”孔明认为,孙权是一个只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就敢于去尝试的人。

孔明随即将那个说客——南中孟获身边的李丛招至成都。¢天~禧/暁¨税′惘^ +毋¢错,内.容,以前,李丛是从交州去南中供职的。不过他并非交州人士,他流落到交州也有二十年了。“你是从哪里流落来的?”每当有人询问的时候,他便先摇摇头,之后露出悲伤的神色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然而,李丛自己也不知道别人是否会相信他的话。起初十个人里只有一两个人相信他的话。后来他的中国话说得越来越好,慢慢地也就有三四个人相信了。李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相信他,哪怕只多一个人也是好的。就算只为了这个目的,他也在不停锻炼自己的讲话技巧。如今,十个人之中已经有九个相信他了。“因为我从不说谎话。”有人问他为何能以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人心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

李丛将他的家乡称为“倭”。沿着会稽边上的大海一直向东,就能到达他出生的地方。倭人偶尔也会出现在会稽,同汉人做些交易,李丛也曾经去过会稽一次。然而,第二次去的途中,在海上遭遇风暴,漂流到了交州(越南)。倭国的土地上有很多铜和铁。人们以鹿骨为武器。各部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每个人都是勇敢的战士。而且,这个国家人口众多。孔明曾经听李丛说过这些事情。倘若李丛将倭国的事情说给孙权听,又会怎么样?孔明向来到成都的李丛详细地传授了自己的计策,之后通过五斗米道的渠道把李丛送去了吴国。

“出兵。”孙权说道。当他确认了精通地理的学者所说的夷州和亶州就是李丛口中的倭国的时候,孙权立刻坐不住了。只要自己手中有足够的人马,还愁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吗?刚刚当上皇帝的孙权意气风发,将居城由武昌迁到建业,心情也为之焕然一新。欠缺的只是兵力。据说倭国有数万,不,是数十万的战士,而且都以勇猛著称。这些人的手中只有鹿角这样的东西作武器,若是派去全副武装的士卒,应该可以轻松俘虏他们。若能将他们大批大批地由东海带回来,加以训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