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报仇的战争,他完全没有考虑利害得失。即使有人陈说利弊,他也听不进去。诸葛孔明的长兄诸葛瑾在孙权手下为官,同时也是南郡太守,他给白帝城的刘备送去一封信,信中写道:“如若报仇,关羽之仇与先帝之仇,应孰先孰后?如若只为夺取荆州,荆州与天下,孰大孰小?”蜀汉的建立,打的是汉献帝之死的旗号。为天子汉献帝报仇,难道不比为臣子关羽报仇更重要吗?与其夺取微不足道的荆州,岂不是更应该与曹氏争夺天下吗?这篇文章不无道理,刘备却摇头道:“不用搭理。”他一心要为关羽报仇雪恨,为亡弟关羽夺回荆州。正因为这个目的,他才来到白帝城,为东征做着切实的准备。
东吴一方也没有坐等。孙权拜陆逊为都督,准备抵御刘备的东伐人马,同时也与魏展开了外交交涉。魏的名将于禁,此前落到了东吴的手中。孙权将于禁恭恭敬敬地送回魏国,而且信中以“臣权”自称。
“孙权小儿终于投降了。不管怎样,值得庆贺!”魏国的群臣非常高兴。
“不能接受东吴的降书。此时正是攻打东吴的大好时机。”进谏的是一个叫作刘晔的侍中。东吴的孙权如此俯首称臣,的确非常难得,说不定是东吴有什么祸事临头了。一定是因为刘备东征讨伐孙权,东吴大敌当前,才摆出有曹魏在身后援助的架势。“如果现在出兵攻打东吴,东吴则不堪一击。吴亡则蜀孤,便不足为患。天下一统,时不久矣!”刘晔慷慨激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