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卧病在床之后,刘表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就算在年轻健康的时候,他对于夺取天下也并不是那么积极。他很喜欢社交,或许在他心中,一直认为和天下群雄的斗争,只不过是彼此打打交道的程度罢了。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虽然因为别人的背叛而战斗过,但他自己却从未出卖过别人。在曹操和袁氏争斗的时候,他有绝好的机会,可以由背后偷袭曹操,但他并未出兵。“我怎可做那样的事!”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他十分看重自己的形象,不愿意去做这些卑鄙之事。脏手之事,交给他人去做就可以了。代替他干那种事的,是他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或者说,刘表阵营的实权实际掌握在这两个人的手中。不论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忠心耿耿地完成。他们虽然算不上一流人物,但在荆州却也非常有势力。也因为刘表消极的态度,当时的荆州战事比其他地方要少许多。因此各地的人也纷纷聚到此地,如诸葛孔明这样优秀的人物也不在少数,可谓人才济济。然而尽管如此,这些人却并没有出仕刘表,因为出仕也无法得到重用。¨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这就是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刘表五年前丧妻,现在的蔡氏是续弦。新嫁入的蔡氏,想在刘家尽早建立自己的势力圈,因此她将蔡氏一族引入了刘家,弟弟蔡瑁就是其中的代表。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哥哥刘琦已经成婚,于是蔡氏就让弟弟刘琮与自己的侄女成亲。看到父亲因生病不断衰弱,长子刘琦坐立不安。父亲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与继母蔡氏有关联的这一群人就会控制整个荆州,而且他们一定会选弟弟刘琮做荆州之主。“单单如此倒也罢了,不过……”令刘琦担心的是自己可能碍事而被杀掉。
某日,刘琦和诸葛孔明二人一起登上荆州州都襄阳的一座高楼,是公子刘琦邀请的诸葛孔明。走到最上面的一层,刘琦抽走了楼梯,问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诸葛孔明回答说。·墈~书\君′ +冕^沸′阅!渎¢他说的是春秋时代晋献公十二年(公元前665年)的事。
晋献公有申生、重耳两个儿子,但他本人却十分宠爱骊姬。骊姬生了孩子以后,想让自己的孩子继位。于是她策划了各种阴谋,结果申生被逼无奈,只好自杀。重耳出逃,在诸国之间亡命十九年之后,终于回到了晋国,成为一国之君。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正是这位重耳。
“明白了。不过,我去哪里才好?”刘琦听了孔明的劝言,知道继续在襄阳待下去非常危险,应该出逃。
“少主若是有意,不妨接任江夏太守。”
“哦,是个好办法。”刘表势力范围内的江夏郡太守本来是黄祖,但是黄祖不久前被孙权的手下杀了,刘表还没有任命新的太守。于是,刘琦申请出任江夏郡的太守,得到了刘表的应允之后立刻离开了襄阳。
“曹操人马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吧……”诸葛孔明回到府邸,和刘备两个人又开始讨论起天下大事。
中原有曹操,江东有孙权,中国现在被南北两大势力一分为二。两雄不能并立。孙曹之争将会使天下荒芜,惨不忍睹。“两条腿的椅子是站不住的。除非有第三条腿,才能稍稍安定一些。为了天下万民,主公也要做这第三条腿。”孔明总是如此规劝刘备。刘表缺乏霸气,最终无法成为第三条腿。而陕西的韩遂、马腾等人,或者益州的刘璋等地方势力也都过于弱小。即使是坐拥汉中、有五斗米道撑腰的少容之子张鲁,力量也依然不够。但是,如果仅凭荆州本身,那这第三条腿也有些短。只有吞并益州、掌握巴蜀富足之地,才能拥有差不多的长度吧。
“夺刘表之荆州,并刘璋之益州。”这是孔明的主张。
“这和我当初的计划有出入啊。”刘备心想。他想唆使刘表与孙权作战,当两人都疲惫不堪之时,自己再领兵出战,那时便可以一举取而代之。曹操对刘备的期望也是想让他消灭刘表与孙权。到了那时,天下只剩下曹操与刘备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