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都交给蹋顿吧。*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年轻的单于楼班说。
“赞成!”“击破公孙瓒的就是蹋顿,他肯定也会踏平曹操的军队。”“出战,出战!”部族大会决定将战事有关的一切全权委托给蹋顿。
“全权委托给我?”蹋顿追问了一句。
“不错。战事上我要听从你的命令。全权委托于你。”楼班说。
“好,举我乌桓全军之力迎击曹操。我听说曹操好像没有留下人马防备荆州,几乎是全军来攻我乌桓。我们也不必留人守城了,能战斗者一个不剩全员出战,如何?”蹋顿的这番话引来热烈的欢呼。“兵贵神速。即刻准备,尽早出兵。”有关战事,众人全都认可他的独裁,没有人违背他的命令。乌桓族人全都乐于按他的命令行事。辽西乌桓之所以有今日的强盛,都要归功于蹋顿领导有方。他联合袁绍击破公孙,对天下的政局都有极大的影响,是不折不扣的英雄。^x-i,n?d\x~s+.¨c_o\m′而且,上一任单于之子年幼之时他尽心辅佐,等到幼子长大成人,他又让出了大权。此举殊属难得。那个伟大的蹋顿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大家都很放心,认为跟着他定然没错。蹋顿受到辽西乌桓全员的信任,开始着手战事的准备。“奇怪啊!如此进兵可行吗?”有过战争经验的人,心中也有这样的疑惑。出战固然不错,然而离城未免太远了。不过,人们都还是信任蹋顿。“蹋顿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才这样去做吧。”大家都这么想。
蹋顿极为重视这场战斗中探马的情报。他利用汉人的农夫密切注视曹军的进军路线。大凌河沿岸有一座白狼山,也叫白鹿山,山势险峻。与白鹿相比,还是叫白狼更适合。辽西乌桓的人马朝着白狼山前进。蹋顿领军一路疾行。“再不休息,士卒都要疲惫不堪了。”终于有人斗胆向蹋顿进言。然而蹋顿却摇头道:“这并非演习,而是真的战争,有些时候非要这样不可。”他依然领着人马继续疾行。接近白狼山的时候,他又下令:“散开。”乌桓擅长使枪,对集结作战很有经验,不习惯分散作战。?暁`税^宅\ ^更,欣.醉.筷,以集团方式游牧生活是他们常年的生活方式,整个民族的性格也偏向这种密集生活类型。身边若是没有族人相伴就会感到不安,当然也就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蹋顿大人到底在想什么……”幕僚都有些不解。
“由上向下进攻就不会失败,”蹋顿说,“所以,要登上白狼山。”
大家本来都以为是要绕过白狼山,然而主帅却下令登山。乌桓人马多为骑兵,不擅长山地作战。但是主帅有令,他们也只好登山。“要在高处布阵吧。”幕僚们觉得有点儿理解蹋顿的意思了。看来是要登上山顶等待曹军,曹军经过山麓的时候,由山上一鼓作气冲杀下去。“原来如此,难怪蹋顿大人要如此仔细地观察敌军的动向。”幕僚们对主帅的指挥心悦诚服。因为山上几乎没有现成的道路,分散开来顺着山坡爬山,比聚集在一起向上爬更快——让人马散开的命令也可以这样解释。
七
“山顶似乎有人……”作战经验丰富的将校向蹋顿说道,脸色都有些变了。之所以强行登上白狼山,本是为了居高临下攻击敌军。斜坡对己方来说十分有利。由斜坡上冲杀下去的那股气势,具有超出想象的力量。山顶有人——倘若是曹军,乌桓军如此辛苦争取的“高地”之利,岂不是白白落在敌人的手中。
“不会吧……”蹋顿仰望山顶,轻轻叹道。
“虽说不会,但若真有,可就糟糕了……还是先观望一番如何?”那个将校说。一直都在紧盯着曹军行进速度和位置的蹋顿,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