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军中五原兵固然很多,蜀地出身的士兵也不少。`l~u¢o′q¨z,w_..c+o/m~这些四川兵虽然对自己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心怀不满,但那些抱怨却没有传到吕布的耳朵里。
四
“不许之。”长安朝廷的回答如此简短,没有半点解释。接到这个回答的董卓旧部李傕诸人,愤怒异常。
——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且不说是善是恶,董卓的影响如此大,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第一次清楚地感知到。
李傕、郭汜等人刚接到朝廷回信的时候,不知何去何从。其中有人提议:“不如就此解散,各自还乡去吧。”
李傕也不反对这个意见,然而此时讨虏校尉贾诩说道:“诸君若弃军四散,则一亭长(驿站的头领)便能束君,我等有数万军兵,不如齐心协力,进军长安。于此四处逃散,与进攻长安失败后再逃,本没有区别。”听闻此言,众人才放弃了弃军而逃的想法。
洛阳与长安之间有很多人马。不仅有牛辅丢下的大军,还有各支小队,也有一些投机的队伍,聚集了几十人,想要观望形势投靠胜利一方。·3*4_k,a*n′s¨h+u!.¢c\o~m_李傕一路上将这些小部队收编到自己的麾下。到达长安的时候,他的人马已近十万了。王允得到李傕逼近的消息,派胡轸与徐荣两将前往迎敌。这两员大将都是董卓的旧部,然而,二人所取的道路却不同。
徐荣是当年在汴水一带大破曹操的猛将,他的职责便是全力作战。在他看来,不管是谁下的命令,肯定都不会有错,自己只要依照命令全力奋战即可,因为下令之前头脑聪明的谋臣一定反复讨论过了。徐荣毫不怠慢,冲向李傕的大军之中。
“喂!徐荣!我们不是一伙的吗?退兵吧!保命要紧!”李傕军中不断传来这样的呼喊声。然而,徐荣充耳不闻,横冲直撞,最终战死军中。
而胡轸则与徐荣完全不同。“喂!我带兵来投了!一起给董太师报仇!”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跟李傕合兵一处了。
不仅如此,长安城中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等人也被劝诱投靠了城外的部队。董卓死后留下来的军队,竟然处置得如此荒唐。
王允根本就不想管军队的事,军事上的事情都委托给吕布处理,但吕布偏爱北地的五原兵。¢小^税!C`M`S_ .蕪′错¨内~容-不单是凉州兵不满,蜀兵也颇有怨言。
对于长安城内的士兵而言,从东面攻打过来的人马,都是过去并肩作战的战友,从一开始就对他们没有敌意。
李傕所率的大军包围了长安城。这一场包围,《三国志》中说是十日,《后汉书》中说是八日。总之,时间都不长。因为城中有内应打开了城门,迎接李傕的人马。内应不是凉州兵,而是受到吕布冷遇的蜀兵。
“蜀兵打开城门,放入了敌军!”
吕布听到幕僚的汇报后,冷笑道:“什么事都有啊,这世上。”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且看看形势。”吕布登上城楼,眺望四周。只见李傕的人马已经由城门拥入了街巷。
“城门处很混乱,若是李傕的人马尽数进了城,城门就没人把守了,就从那里出去吧。”吕布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立刻看出如今的形势无法取胜。
“不战而走吗?”幕僚有些惋惜地问。
“明知打不赢还要打,这不是犯傻吗……而且过了这个时候,再想走可就不容易了。”长安城内一片混战,又出现大量内应,很难区分敌我。混入其中便可轻易脱身。
“五原将校给我集合,全员上马!”吕布下令。
逃跑时,他也只带上同乡的将校。自幼驰骋于蒙古草原的五原将士,个个都是骑马的高手,连呼吸都是一致的。若是带上不太会骑马的人,反而碍手碍脚。
“她……”吕布的心中想起了貂蝉。他想带上她一起走。她也是在五原长大的,当然也可以骑马,但是到底没有那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