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实际上是袁逢的侍女所生,所以他其实并非袁术的堂兄,而是同父异母的兄长。*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
上图中将袁绍与袁成的关系以虚线表示。
袁术的生母是袁逢的正妻。他以嫡出自傲。
袁绍的性格与他名义上的父亲袁成相似,公正侠义,人缘很好。正因为如此,他才被推选为讨董联军的盟主。而且平日里也很受推崇,被视作名门袁家的中心人物。
然而袁术满心不悦。
哪怕公众场合,袁术也常说袁绍乃侧室所生,是奴婢之子。这话当然会传到袁绍耳朵里。他也要伺机报复。于是,在此种情势下,有人向他建言——应当纵兵击破孙坚,不然,将为大患。
其实,相比担心孙坚坐大,袁绍更是出于打击袁术的目的,才下了出兵的决定。
五
董卓既然已将献帝挟持到了长安,反董地区的各地方官员之职,便以自荐或者他荐的形式任意分派了。以自身实力控制这些地方的人,便是该地的最高长官。
当时,孙坚被称为豫州刺史。
豫州刺史驻扎地为颍川郡的阳城,但孙坚热衷于修缮洛阳,多数时候都领军驻扎在鲁阳,经常不在阳城。-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
袁绍通过密探得知这个消息,便将会稽人周昂任命为豫州刺史。
这样一来,豫州刺史就有了两个人。
谁控制了阳城,谁才是真正的豫州刺史。
周昂从袁绍处得了人马,突袭阳城,一举而克。
“好啊!竟敢乘虚而入!”孙坚大怒,自鲁阳率精锐直奔阳城。
主帅袁术也派来了援军。夺取阳城的周昂背后,是愤恨不已的袁绍。他当然也不会置之不理。
袁术的援军统帅是公孙越。
他是《三国志》中公孙瓒的弟弟。
孙坚得了援军后,一气攻入阳城,将其夺了回来。
孙坚刚进阳城不久,便有探马飞奔而入。
“报——”探马纵身下马大叫,“公孙越大人中箭战死!”
“啊,此话当真?”孙坚一跃而起,奔到探马身边。`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
“时局动荡……”孙坚的脑中又想起了风姬的话。
天降无比珍稀之幸运——他下意识地这样理解援军统帅战死。
距离自己大本营很远的孙坚,尚未在中原站稳脚跟。
就如同今日日本的政界,新登场的政治家总要加入某一派,个人的幸与不幸都与此派势力的消长密切相关。
孙坚也是碰巧归入了袁术一派,只不过因为从江东到洛阳,这一带最有实力的是袁术罢了。
袁术有种豪门子弟的任性,很难靠得住。他总担心部下实力太强,常会用些削减军粮之类的小伎俩。他算不上一流人物。
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袁术的实力增强,对孙坚也是有利的。
袁绍与袁术,此时算是同室操戈。
“还是袁术稍逊一筹啊。”孙坚暗自衡量着。
恰在此时,传来了公孙越战死的消息。
公孙越出身辽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一带。他是掌握辽西实权的公孙家的一员。其兄公孙瓒是一名奋勇的武将,被朝廷封为蓟侯。因其自身实力雄厚,可以说是一股完全不受朝廷调遣的势力。
公孙瓒虽然表明了反董卓的态度,然而在反董阵营之中,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派系倾向。他与袁绍、袁术都保持着同等距离。大概他想在两派之外另立一派,自己当主帅。
对于袁术的邀请,公孙瓒也表示中立,仅仅派弟弟公孙越前往助战。
“即使与袁绍手下的周昂交战,也不用担心我弟被杀吧……”他心想。
因为袁绍也想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阵营。杀了他的弟弟,无疑会彻底断绝彼此的关系。恐怕袁绍对周昂也有指示——小心对待公孙越。
“是。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