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听少容说起此事时,只咂了一下嘴:“狂妄自大的刘表。.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这人不过长得像点样子,交游比较广泛而已。”
刘表仪表堂堂,与各地才俊多有往来,名列“天下八俊”之一。实际上,刘焉和刘表都是西汉景帝之子鲁恭王的后代,但血缘之情早已不复存在。非但如此,两个人的竞争意识相当强烈。
“好,我也任命少容的儿子为校尉。”虽然少容刚离开不久,刘焉又驱马赶往五斗米道的大本营,好像对少容穷追不舍一般。
“校尉一职未免太高,吾儿资质贫弱,恐难胜任,最多勉强做个校尉的副职。”听刘焉解释了来意,少容回答道。校尉是俸禄二千石的师团长级别。副官是司马,俸禄一千石的官职。
“那么暂且让令公子屈居司马一职吧……得设一个新的官名……”
“不知刺史大人喜欢什么字?”
“我啊……对了,我比较喜欢‘义’这个字。`h/u~l¨i*a!n^b!o′o-k?.^c+o_m-”
“那就叫督义司马如何?”
“啊,夫人觉得可以吗?那就太好了……督义司马,真是个好官名啊。”
“真是受之有愧。如此一来,素来敌视我五斗米道之人,也会稍稍有些畏惧了吧。”
“什么?此地竟然还有人敌视夫人的教团?”刘焉真是万万想不到。
这个如梦似幻一般美丽的女人领导的教团,居然还有人存有敌意?那种人还能算是人吗?
“世上毕竟有各种各样的人啊。”
“那人是谁?”
“跟您讲了也无济于事,还是不说了吧。”
“不,好歹要帮你想个办法……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请说吧!”
“是大地主。,k,a-n_s\h!u.c·m?s\.*c·o*m`因为我收留逃亡的农奴,他们常常上门来闹事。王咸、李权……这些人都蓄养私兵,我们总是胆战心惊的。不过,如今犬子当上了督义司马,这些事情也该略少一些了吧。”
三
等到天下之争临近终局之时再横空出世,刘焉想的是此种战术。如此,混战之中若是还留在中原,情况可就大大不妙了。虽然在实力上没有什么自信,但在洞察力上,刘焉可是出类拔萃。早在灵帝驾崩之前,也就是天下混乱不堪之前,他便已经开始实施离开中原的计划。起初,他希望做交阯太守或者交州刺史。交阯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河内附近,自武帝以来一直都是汉朝的领土。
“去了大汉天下的最南边,中原的战乱无论如何也波及不到吧。”刘焉心中如此打算着,可是儿子们纷纷反对。
“若是去了交阯,战乱倒是可以避开了,但等到要再度进军中原时,由于路途遥远,难免坐失良机。怎么也不能去距离太过遥远的地方。”
然而刘焉也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打算。他与儿子们反复商量。长子刘范,官列中郎将(二千石)。次子刘诞,官列治书御史。三子刘璋,官列奉车都尉,是皇帝侧近的要职。小儿子刘瑁担任父亲的秘书,不知这件事该如何是好,便与自己的老师董扶商议。董扶是个儒者,一直在野不仕,直到灵帝时才应召出仕,被任命为侍中,这是相当于枢密官的要职。请他出仕,是因为他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在公元二世纪末期,有预知能力的人素来被世人敬奉。于刘焉而言,旁人不论,至少对董扶的预言从来都言听计从。
“刘瑁,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找一处离中原虽远,却又能在紧要关头即刻出兵的地方吧。除了蜀地,再无别处可选。不妨对令尊直言……啊!还是交给老夫吧&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