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支英,已经拜读了衡嫂夫人的信。/w*a′x?s\w`.*c~o`m?先生有何要求,但说无妨……”话虽不多,却清晰有力,明快爽朗。只听他说了这几句话,便知道他有非同常人的雄辩口才。
三
“在下久居巴蜀乡野,见识浅薄。有关当今天下之势,愿听先生教诲一二。”陈潜垂头道。
“原来如此……当今天下之势,您说的是这两三年吧。”支英说。
陈潜三年前身在中原,知晓黄巾起义初期的情形,少容的信中有介绍。在没有任何新闻传媒的年代,掌握准确的信息比登天还难。
“如您所言。”
“为何要向我们月氏人问询天下之势?”
“因为……”陈潜欲言又止。若说这是因为少容夫人的指示,未免太过孩子气。他将自己揣测的少容之意说了出来——“只有像您这样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才能纵观全局,做出正确的判断。/衫-巴\看^书/蛧_ ~已·发\布!醉·鑫?璋,踕\”
“您说我们置身于事外,在下不敢苟同。不过,您不远千里而来,我就对这两三年的情况,说说拙见吧。”说完,支英沉默了片刻。虽说只是两三年,但大小事情层出不穷,必须好好整理一番。支英虽是月氏首领,又久居洛阳,但也无法立马做出解答。但是,当他再次开口时,已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他的介绍简明扼要,深得要领。此人何等聪明智慧,由此便可窥知一二。陈潜不由心中暗叹。
“今日的中国,不用说,离天下太平为时尚早。”支英首先阐述了结论。
三年前,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太平道张角率黄巾军起义,同年主力溃败。不过举兵之初可说是势如破竹。五月,部将波才率黄巾军围皇甫嵩的军队于长社,皇甫嵩以火攻突围成功。自此之后,形势开始逆转。遭受火攻的黄巾军正欲撤兵,却遇上火速赶来的曹操部队,受到重创,终于一败涂地。波才指挥的黄巾军虽然突遇火攻暂时撤兵,但若是重整旗鼓,依然可以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再次围剿皇甫嵩的军队。¨求\书?帮/ /耕!芯~蕞*全*然而曹军的出现却令黄巾军无暇重整队伍。可以说,正是在这关键时刻,曹操一跃登上了历史舞台。
“世人说曹军是碰巧路过,但依我之见,他是计算好了时间和地点,刻意挑选了这个崭露头角的机会。”支英如是说。
陈潜见过曹操,支英的看法与他的猜测完全吻合。“的确如此。”他附和道。
六月,绞杀南阳太守褚贡的黄巾军首领张曼成,被新任太守秦颉斩杀。八月,皇甫嵩在苍亭(位于现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处的范县)捕获了黄巾军的猛将卜巳。皇甫嵩乘胜追击,直攻到黄巾义军的大本营广宗。广宗乃太平道总部巨鹿偏南的一个县,今天这里仍用这个地名。实际上,将黄巾的大本营从巨鹿赶到广宗的,是北中郎将卢植。卢植包围广宗,深挖战壕,建造了很多攻城的云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然而,广宗来了一位视察军情的官员——左丰。如此重任,汉灵帝委派的却是一个宦官。宦官身体上有缺陷,性格也受到一定影响,多数比较乖僻。特别是东汉的宦官,很多都贪恋钱财。这也情有可原。一旦阉割成为宦官,便不能生儿育女,东汉却允许宦官收纳养子。收了养子,便有了“家”,他们就会考虑给子孙留下些遗产。正因缺少了性生活的快感,他们对积攒钱财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左丰一到广宗,便派人向卢植索取贿赂。“鱼心即水心。只要出钱,便会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卢植断然拒绝。左丰一回朝廷,即刻上奏:“广宗反贼易破,然植心怀畏惧,高垒不战,惰慢军心。”昏庸的灵帝听信了左丰的谗言,大发雷霆,认为卢植罪该万死。后来虽免于一死,卢植却被押送回京师。对于一名武将而言,再没有比坐在牢车里押回京城更不光彩的事了。朝廷派东中将郎董卓做卢植的继任。他攻打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