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67章完结

第67章完结

直到真宗时代,石保兴也是西北抗击侵略者的知名将领。!秒?漳.结^晓_说+徃^ ?首¢发.在一次五路讨贼的战役中,石保兴曾选敢死队数百人,夜半衔枚,出其不意出现在入侵者面前,剪灭敌军,余众溃散,乃至于因此而有两个部族向大宋投降。

在一次战斗中,蛮族为方阵抗拒王师,石保兴麾众突入敌方阵中,但乘马被流矢射中仆倒,石保兴张弓搭箭,步行自卫,而后换一匹战马,在敌阵中继续指挥战斗。三天,用这种方法跟敌人搏杀四十二战,史称“贼遂引去”,敌寇料不能胜,带着残兵撤退了。

但石保兴知道太宗平北汉不颁赏自有弊端。他在战役之后,必要颁赏;有时,形势严峻时,甚至要战前颁赏。他在知威虏军(今属河北徐水县)时,夏人曾来抄略,事发突然,威虏边防军人数不多。石保兴当即决定,用官方仓库中贮存的财货数万缗分给将士。主管财务的官员认为这事不可以,即使一定要分官财,也要告知朝廷,批复后才可以动。这样讨论了几个回合,石保兴说:“城危如此,安暇中覆,事定,覆而不允,愿以家财偿之。”威虏军要塞已经如此危险了,哪里有时间去请示朝廷等待批复?不必。等击退敌人,再后报,如果朝廷不允许这样做,我愿意用家财来补偿官帑!

等到击退夏人,经由驿站将消息告知朝廷,宋真宗没有怪罪他。!优!品·晓-说′罔! ¢已/发^布!罪*辛,章^結·

石保兴算是将门之后,抗击夏人,恢复家族荣誉,有功。但他在执掌地方时,也有一劣迹,此公太爱用刑,而且用起刑来,定数不可变,但他会将定数延宕起来,慢慢拷问。譬如,打三十棍,按往日,噼里啪啦,一分钟搞定,他要行刑者一棍是一棍地夯,史称“移晷方毕”,要等日影过了一个刻度才算完事。就这样延长受刑人的恐怖和痛苦。

赵德昭自杀

话说因为高梁河之败,又因为老将石守信不遵守军中纪律,涿州时,还有个夜半惊扰,要拥立太祖之子赵德昭做天子,腿上又中了箭伤,总是隐隐作痛,种种事,让太宗气恼。所以平北汉的赏赐久久不愿意施行。此事攸关国体,更与文武大臣全体将士利益关联密切,弄得臣僚们都心怀不满。

赵德昭了解到这个情况,觉得不可不赏,就找了个机会劝谏皇叔,应该尽快颁赏,不然人心不稳,于大宋不利。

太宗正在烦躁,闻听皇侄一番话,倏然想起涿州那个夜晚,想起“金匮之盟”的规则:太祖传太宗,太宗传廷美,廷美传德昭,不禁越发烦躁起来。于是,脱口说出一句狠话:“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你自己当了皇上,再赏也不算晚呢!

德昭闻言,大吃一惊。′r`a?x~s_w_.¢c!o-m,

这个年轻人也是饱读经史的人物,史上由君王“雄猜”引发的悲剧太多了。但他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如何自明?

不自明,认皇叔这个猜度,还是不认?

这个清白不洗刷,以后如何面对朝野?继续口无遮拦?从此俯首帖耳?似乎都不是太祖之子的风格。

太祖之子!对,我是太祖之子!

处于这个位置,必须洗刷清白!

当晚,德昭回到自己宫府,问左右:“你们带刀了吗?”

左右回应:“在王府值班,岂敢带刀!”

德昭想了想,慢慢走入府中茶酒阁,从里面把门关上,找到一把切水果的小刀子,割了脖子。

太宗闻讯,也大吃一惊!这是他不曾料到的结局,史称“惊悔”,又惊又悔,亲自跑到武功郡王府邸,抱着侄子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念叨:“痴儿,何至此邪!”傻儿子啊,哪里会到这地步啊!

关于德昭之死,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德昭爱吃肥猪肉,“因而遇疾不起”。吃了肥猪肉,遇到了什么疾病,会忽然死去?高血压?脑血管破裂?似难信。《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德昭自杀,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历史背景,可信,当采用此说。

德昭之死,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赵廷美大案。这且按下不表,且说契丹获胜,也在商讨下一步战略。大宋与契丹已经成为敌国,战也得战,不战也得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