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 > 第173章完结

第173章完结

道”与“中庸”有同等重要的性质。它也是人类处在困境中,亟需明了的选择与恪守。能够“合目的性”而又不背离圣贤价值大经大法,不是人人都能达致的境界,所以,很难。所以,孔子也同时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王曾的案例、王夫之的解释,印证了“中庸之道”那种难以穷尽的存在秘密、体用秘密,以及背反性质的秘密。

作为“意志自由”的人类,无往而不在选择中。

丁谓贬谪崖州

丁谓,他的“选择”让他在后世的名声褒贬参半。

他与另一个大人物王钦若,后来也有矛盾。但“瘿相”王钦若似乎比“鹤相”丁谓更善于处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事实上,王钦若比丁谓更“阴”,丁谓比王钦若更“险”。王钦若往往暗中让对手栽跟头,丁谓则明着就让对手吃大亏。但细考这二人的往事种种,似从未动过杀机。换一句话说,王钦若、丁谓,为人贬为“奸相”“佞臣”的这两个人物,他们搅动起来的宫廷斗争,可能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但还不至于你死我活、刀光剑影。他们都有各自的底线。

所以,大宋帝国在真宗一朝,不论如何“内耗”,与秦汉隋唐元明清以及中世纪欧洲的宫廷斗争比较,依然算是和平的。而且,所有的被贬官员,包括寇准在内,他们在斗争失败后,呈现的度量和智慧,也依然让人感到:毕竟是中国士大夫。

丁谓后来继续被贬,贬到了比寇准的贬地雷州更远的崖州去做司户参军。雷州在今天的广东湛江,崖州则在今天的海南三亚,是当时中国最南端的荒凉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