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 > 第109章完结

第109章完结

他的意见是:“昊天”也即“苍天”,因为人间最尊贵的是“帝”,所以托称“天”为“帝”,故名“上帝”。?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这个“上帝”是没有形质的“元气”。而“天皇大帝”则属于“北辰”也即“北极”之星,是“星中之尊”。这样,按照古礼,“天皇大帝”和“五帝神”,都应该列在第二龛,第一龛应该让出给“上帝”。

王钦若又反对赵安仁的意见,认为“古礼旧制,未必全是”,然后引经据典,说出一番佶屈聱牙的“星经”理论,大意认为“天皇大帝”是“天皇大帝”,“北极”是“北极”,并将自己制作的“天皇大帝”第一,“北极”第二,其他第三、第四的版位图呈上。′精~武_暁?税-惘? -唔¨错+内′容!

真宗做了折中,将“天皇大帝”和“北极”均列入第一龛。

其他诸神,也有位格变化。后来还有一些争议,真宗都做了折中处理。

王钦若精心制作了神版,郊祀的高坛摆放神位的前四位神版都是朱漆金字,其余都是黑漆。第一位阶之神的名号用金字,第二位阶用黄字,第三位阶以下用朱字。所有的神版都放在漆盒里,外面覆盖黄色的缣帊也即布帛。真宗走下台阶来看,很满意,当即交付有关部门(史称“有司”),叮嘱他们要恭谨从事。

真宗对王钦若的信任前所未有。

而这位喜欢“神道”的瘿相则因此有了更为野心勃勃的规划。

封禅——太宗的“未竟事业”

事实上,王钦若也许对真宗有一种男人之间的友情。他比真宗大六七岁,因此行事风格很像一个“大哥哥”,对真宗有发自本性的照料与呵护,这个意思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揣摩帝意”。¨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他能感觉到真宗对契丹的忧虑更多不是来源于军事,而是文化。他知道契丹一面在“汉化”,一面还在坚持草原风格,在务实精神之下,也将国事管理得井井有条,士庶似乎也颇安居乐业。契丹似乎正在向着古来圣贤向往的那种民生境界渐渐攀升。令人吃惊的是,契丹解释他们的国名“契丹”“大辽”时,居然有“大中央”的意思,那意思是说,他们才是“中国”。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居然宣称他们也是炎黄的后裔!他们说他们乃是“轩辕后”。最令人惊异的是,他们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就不断宣称有上界神祇下凡,他们是受到天神保佑的邦族!说有一位名叫“君基太一”的大神,就多次降临过草原。据说这是位福神,可以保佑契丹建构国统制度,可以令臣民敬畏信服,国家将因此而大为兴旺。至于这个“君基太一”大神的来历,则几乎无人知晓。

将这几个片段联系起来,契丹几乎就是想说:我们契丹才是源于轩辕黄帝并得到天神保佑的“中国”。

契丹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并不是“中国”之外的“外国”。所以“和议”之后他们自称“北朝”,称大宋为“南朝”。

契丹人似乎特别相信“天神保佑契丹”。

这事给予宋廷很大压力。两个势均力敌的邦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