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的耻辱。到了徽宗时,甚至也效法唐太宗,撕毁盟约,与金王朝合作夹击契丹,“大复仇”,但宋徽宗时代没有唐太宗时代的人才和国运,也等于时机不对,于是遭遇引狼入室的悲剧。
古公亶父的故实则更为意味深长。
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在世时,部族约有万余人,活动在泾水、渭水之间,今天的陕西彬县一带,古称此地为“豳”(音斌)。古公亶父善于种庄稼,很快部族就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农耕族群。但北方有“狄人”,却在觊觎豳部落,要来进攻。
古公就召集父老问:“狄人何欲?”狄人想要干吗?
父老回答道:“欲得菽粟财货。”狄人想要我们的菽粟财货。
古公说:“与之。”给他们。
以后狄人就多次来要,给他们多少也不满足。
古公又问父老:“狄人又何欲乎?”狄人还要干吗?
父老回答:“又欲君土地。”他们又想要君主您的土地。又有人说:“欲得地与民。”他们想得到我们的土地和人民。
史称“民皆怒,欲战”。
古公说:“与之。”给他们。
然后古公开始准备离开豳地。
父老们说:“君不为社稷乎?”君王您不为社稷考虑吗?
古公说:“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社稷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万民利益;不可以拿这个为了万民利益的社稷为借口,去打仗、去灭亡万民啊!
父老又说:“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君王您就是不为了国家社稷,难道也不为祖宗宗庙想想吗?
古公说:“宗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宗庙是我宗族的私事,不可拿着宗族的私事祸害我的族民。
说罢,收拾行囊,拄着拐杖准备离开古老的豳地。
临行前,古公对跟从他的人说:
“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