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意见,并实行他们说的一件事,那大宋的制度根本就会受到很多伤害。正像大唐名相陆象先说过的那样:“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这才开始变得是非繁杂起来。只要从根源根本上静止不动,天下就会靖简得多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们只图自家一时之利,要立功要升官,哪里会顾及事体纷杂之后对人民的虐害呢!
李沆念念之中,存有天下黎民百姓,他之所以“一切报罢”,目的也是避免“厉民”,即避免因此而虐害黎民。所以他在反复阅读《论语》,有人问他为何总在读这本读了不知多少遍的老书时,他回答说:“我李沆身为宰相,如《论语》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两句话,尚未能践行。圣人之言,终身诵之可也。”
李沆反对更动,尤其反对制度性更动。国家有问题,一个个解决问题就是,用不着动辄“十条意见”“八条意见”的,试图一揽子解决天下问题。
有谁能懂李沆这种“一切报罢”“无为而治”的大智慧吗?
刘安世懂。
刘安世乃是司马光的崇拜者,一生行事效法司马光。他后来成就卓著,是北宋时四位最负盛名的大臣之一。他的门生马永卿记录他的话成书,名《元城语录》。书中介绍刘安世与他议论“本朝名相”,刘安世说:“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体者惟李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