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的还要有肉,有酒。不然怎能够出精兵呢?兵贵精,不贵多啊。
郑锦有点头疼了,没有粮食,这确实是个头疼的事情,天上总不会掉粮食下来,难不成要从清军的城池中去抢夺粮食吗?
即便是找到高产的农作物,土豆、玉米、南瓜什么的,但没有足够的耕地,有高产农作物也没有用啊。
郑锦有些谨慎的问道:“母后,不知伪清的粮食都储存在哪里?”
董酉姑有些惊讶的看着郑锦,劝说道:“锦舍,你可是想要攻打伪清的城池?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父王现在正在准备复台之事,万不可在这个时候招惹清军。我军现在精锐陆师损失惨重,根本无力攻打伪清的城池。”
郑锦有些无奈的道:“我当然知道现在不是攻打伪清的城池的时候,但是我军粮食存储严重不足,现在四义兵镇的组建和东溪工地上都需要大量的,仅靠府库的储存根本不足以支撑太久。
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打打伪清城池的主意了。”
董酉姑有些惊讶,道:“现在府库二百八十万石粮食还不够吗?四义兵镇的粮饷不是已经由你泰伯他们承担了吗?怎么还需要粮草?”
郑锦解释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府库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太长时间,万一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也好有个应急的准备。”
董酉姑有些好笑,道:“你这危机意识倒是挺强。十几年来,你父王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有什么突发事件呢?”
郑锦不好说郑成功复台断粮一事,只能说:“东溪工地需要更多的工匠,更多的民夫,这些人干的都是体力活,需要更多的粮食。这粮食的消耗会大大增加,若不提前准备,难免会有些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
董酉姑有些疑惑问道:“东溪工地现在有了多少人了?还需要那么多粮食?”
郑锦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现在已经有两万余人了。”
董酉姑有些震惊的道:“两万余人?你这是把流民营地的人都招进去了啊?能需要那么多人吗?也罢,你自己拿好主意就行。”沉吟一下,董酉姑说道:“现在伪清的海澄、漳州府、泉州府均储存大量粮食,估计能有三百余万石,潮州府也存有近百万石粮草。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去攻打这些城池。”
“想那漳州府,你父王曾经围城半年,都没能将它攻下,泉州府和潮州府也不好攻打。你要时刻注意。”董酉姑告诫道。
郑锦忙点点头,道:“当然,我知道。我会万分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