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时辰很快过去了,郑锦终于将东溪工地的后续事情处理完了。-s¨o`s,o/s¢h′u~.+c,o,m\
这个时候,郑锦感到手下的班底的严重不足,这些繁琐之事都应该由文官来处理,而不是让自己的时间大量的花费在处理这些事情之上。
“找一些可用的帮手还是要靠父王和便宜岳父帮忙了。也不知储贤、育胄两馆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郑锦默默地想着,在这个情况下,毋庸多言,人手能用就行,能够帮忙处理一些琐事就好,暂时也无需太高的才华。
顺治十二年二月,公元1665年,郑成功承制设吏、户、礼、工、兵、邢等六官,并设置司务、察言、承宣、审理等官职,处理政务。这是郑成功手下小政权规范化的开始。相应的政务有了官方机构予以处理。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啊。从郑成功上书永历给部下要待遇要官职一事就能够看得出来。刚开始,郑成功以朝廷行在太远,军中所任命的武职官衔一时来不及上奏审批为由,向永历朝廷要待遇。永历帝及朝廷百官也知道控制不住郑成功,比较大方,行文允许郑成功自行任命。武职许至一品,文衔许至设六部主事。
明朝的中枢的六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其中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各部下设司,司长为郎中(正五品),副职为员外郎(从五品);各司办事官为主事(正六品)。′n.y\d·x~s¢w?.~c-o/m~这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武官的地位还是如此的卑微,总许给郑成功任命文武官员的权限就可以看的出来。
文官不过正六品,这哪里能行呢?也就比县令高一级,完全无法体现高官厚禄啊。没有高官厚禄,有哪些文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反清复明呢?
郑成功也深知这个道理,也看出了永历朝廷的险恶用心,企图以文武官职相差悬殊来挑拨郑成功麾下文武势力。这内斗的习惯都深入骨髓了,都这个时候,还不忘搞一下。
这么浅显的含义也直白的告诉郑成功,朝廷没有把你当回事,还是没有真正看得起你。虽然你起兵抗清,虽然你有较大的实力,但你海盗之子,叛国之子的身份是洗不白的。
对于朝廷的骚操作,郑成功也不惯着,反手就是一巴掌,立马上书说六部主事衔太小了,不足以服众,难以弹压手下为国效命的势头。
被永历百官咒骂几句狂妄、跋扈之徒后,手中只剩下大义这面旗帜的而无半点实力的永历帝很爽快的下诏,允许郑成功所设置的六部主事,秩比行在侍郎,都事秩比郎中,都吏秩比员外。真真连升六级啊,从正六品官直接升到正三品官。
郑成功心满意足了,但朝廷的虚弱也被人看得一清二楚,让有志之士痛骂郑成功跋扈的同时,也对永历朝廷丧失了不少信心。_a~i_h·a?o\x/i¢a~o`s_h^u,o!..c-o\m/
可惜啊,这信心丧失的速度都没有永历帝逃跑的速度快啊。
处理完杂事的郑锦看着天色尚早,准备去金门岛向郑成功汇报东溪工地冶炼的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
想想马上就要见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锦难掩心中的激动,这可是活生生的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国姓爷啊,他的功绩和故事,后世之人不知道写了多少本书,养活了多少文人骚客。
南明史上、抗清史上都被大书特书的民族英雄啊。
郑锦一行走到厦门岛的水师码头,看着停泊在码头上一艘艘威风凛凛的战船,郑锦的眼中满是好奇,这就是郑家军引以为豪的水师战船吗?
这些战船大小不一,大概估计一下,大号的战船长约五六十米,高约四五米,宽约八九米,远远看去并没有郑锦印象中的战舰大。
这些战舰大的排水量不过五六百吨,小的不过五六十吨,让见惯钢铁巨轮的郑锦有些不以为然,但想想这个时代最大的木质战舰不超过两千吨,这些五六百吨的战舰,在亚洲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强大战船了。
郑锦一行人匆匆的上了其中一个中型战船上,看样子这战船的排水量大概在三百多吨。
郑锦虽然好奇这战船的基本情况,但也不敢多问,唯恐问出不符合世子身份的话来,惹人怀疑。
之前的郑锦可是久历战阵,曾经率领水师左镇多次攻伐广东水师,其对郑家水师的了解很深,对其麾下战船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对水战的统帅能力并不低。
郑锦隐约能够认出这是一艘三桅福船,属于郑家军水师的主力战船,看着船上的水兵各司其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满是彪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