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泰?
郑袭?
鞑清?
复台?
这对谁更为有利呢?对谁更为不利呢?
谁最害怕郑家军实力恢复?那肯定是鞑清啊,还有谁?
浙江张煌言?夔东十三家?永历帝?荷兰人?
一条若隐若现的线将这些都串联在一起。?2`8_l\u`._n`e′t¢
郑锦脱口而出:“为了平衡郑家军内部的实力;为了恐吓鞑清,干扰鞑清的视线,让鞑清以为郑家军实力正在恢复,不敢再大肆进攻。
不,不,不仅如此,还是给沿海地区的抗清势力以希望,让他们知道郑家军的军力正在恢复。
还有,还有就是给永历帝和李晋王看的。让他们知道郑家军并没有受到失败的影响,还在积极的恢复实力,抗清的大旗还在飘扬。
不止,不止,还有,还有是为了收复台湾做准备,增加复台的军事储备,
还有为了进一步麻痹红毛番,让他们以为我军正在恢复实力,近期不会进攻台湾。
妙啊,真的是妙啊。
好决策,好策略。”
郑锦忍不住大声赞叹。?6,1-看.书.网_ +追?最¢新¨章¨节,
陈永华眼中的震惊已经遮掩不住了,将手中已经冷却的茶水一饮而尽,击掌赞道:“世子聪慧,在下这小小计谋,果真瞒不过世子的眼睛。”
郑锦打个哈哈,忍住心中的震惊,要不是自己有历史资料的储备,还真不知道这个计策能够算计这么多人,更不会想到这扎眼的计谋竟然有这么多的考量。“陈参军计策一箭十几雕,好计策,好计策。真不愧被父王称之为当代卧龙啊。”
陈永华真的对郑锦刮目相看,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郑锦竟然就凭这几点线索就想通了他精心谋划的计策,能够想到鞑清和永历帝已经是满分,更何况还能够进一步想到台湾、想到红毛番,这没有对红毛番有深入的了解,是决计想不到的。
历史上有无重组八个兵镇一事已经掩藏在历史迷雾中。鞑清的修书、文字狱让太多的史料毁于一旦,谁也不知真假如何?
对于顽强抵抗四十年的明郑政权,鞑清对他们的材料进行销毁、诋毁都是在正常不过了。郑锦也不在想其他,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事情太多了,想那么多都是为自己增加烦恼。
郑锦按耐住心中的震惊,继续问道:“那儋州矿工之事?”
陈永华毫不犹豫的道:“假的。_小_说·C!M¢S? ¢首?发?琼州府山高路远,苗黎横行,哪里能够有五千人矿工的大矿呢?若真的有,也不至于没有一点消息。
至于能够招募的三千余人,都是藩主的后手。
藩主在南海、北部湾一带暗中掌控的几支海盗船队,这些海盗加起来也能够凑出两千余人,都是在大海上搏风击浪的汉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在左虎卫镇之下。
儋州也是我们隐藏的据点,被我们暗中掌控,儋州绿营的千总就是藩主义子郑华。”
郑锦恍然大悟,道:“难怪这么久都没有看到郑华了,原来跑去儋州了。除了儋州,还有控制其他地方吗?”
果真是这样啊,这在历史中根本没有记载啊,应该是隐藏在历史长河之中,不为人所知。
郑锦很是好奇,琼州府在郑家军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琼州府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这可比厦金两岛的面积大多了,岛上物产丰富,最适宜种植粮食,若能将琼州府占领了,必能够解决一大部分粮食问题。
陈永华想了一下,道:“琼州府黎苗较多,不服王化,加之又远于厦金两地,掌控不变,一路之上,鞑清水师阻截,多有不变。藩主也只是控制西部儋州之地,占据一个据点,并无其他。”
郑锦有些不解的问:“琼州府一年三熟,最适宜种植水稻、甘蔗,若能够占领,能够为我军提供一个稳定的兵源和后方,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呢?”
陈永华点点头道:“琼州府确实能为我军提供大量的粮食,这也是郑华留在那里的最大的事情。琼州府离我军控制范围过于偏远,岛上瘟疫横行,蚊虫肆虐,热瘴太多,居住不宜,不利于我军。且距离雷州太近,攻伐容易,占据较难。”
郑锦觉得这话有点言不由衷,但也不在追问,或许是有什么原因吧。琼州府虽远,但郑家军掌控者东海、南海的制海权,商船往返东南亚各国,控制琼州府全岛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吗?郑锦将此事放在心中,转过话题。
“陈参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