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坠谷的灼热与混乱被远远甩在身后。?y¢a¨n~h.u,a¨l^u?o..`c\o-m+云渺扛着新鲜出炉、鼾声依旧的咸鱼师尊清虚,带着一肚子“被迫拜师”的复杂心情,以及一个装死(实则暗中得意)的系统白泽,在玉衡的强烈建议(兼导航)下,朝着下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进发——位于东域腹地,以学风严谨、环境清幽着称的“青木书院”。
青木书院坐落在一片绵延的翠谷之中。谷内古木参天,灵泉淙淙,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灵气浓郁而温和。建筑皆是古朴雅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在葱茏绿意之中,处处透着墨香与书卷气。往来弟子皆身着素雅的青衫,步履从容,言谈有度,与百草门那种常年飘着药味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
书院山门处,值守弟子验看了枯木真人那封字迹工整、措辞恳切(字里行间隐隐透着一股“赶紧把人领走谢天谢地”的迫切感)的推荐信,又感受到云渺身上那深不可测(扛着咸鱼佛的压迫感)和玉衡的星辉流转,不敢怠慢,恭敬地将一行人引至后山一片清幽独立的客舍区。
客舍名为“听竹轩”,建在一片茂密的紫竹林边,环境清幽雅致,自带小院,远离书院核心教学区,显然是专门用来接待贵客的。枯木真人的面子(或者说对“活祖宗”的恐惧)确实够大。
“总算……像个能喘气的地方了。”玉衡推开精致的竹窗,深吸了一口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惬意地伸了个懒腰,“渺渺,这下你可以安心‘督促’你的咸鱼师尊‘修炼’了。”她促狭地朝云渺挤挤眼。
云渺将肩头的七彩咸鱼佛(清虚)小心翼翼地放在客舍内最宽敞、通风最好、自带软垫的竹榻上。清虚老道在仙绫里蛄蛹了一下,似乎对这竹香清幽的环境颇为满意,鼾声都变得更加均匀悠扬了。
至于督促修炼?云渺看着竹榻上那尊散发着“生人勿近、咸鱼勿扰”气场的七彩粽子,嘴角抽了抽。白泽那家伙强行搞了个师徒契约后,又缩回布老虎形态装死去了,留下她这个新鲜出炉的“弟子”独自面对这尊睡佛。
“娘亲,这里好漂亮!好多竹子!”阿澈抱着毛球,在干净整洁的小院里跑来跑去,大眼睛里满是新奇。毛球也兴奋地在柔软的草地上打滚,发出“吱叽吱叽”的欢快叫声。
安顿下来后,云渺找到书院负责接待的长老,委婉表达了想让阿澈在书院蒙学部旁听几日的想法,主要是想让孩子感受下书院氛围,顺便……消耗一下小家伙过于旺盛的精力,免得再搞出“蹬牌匾”“留爪印”之类的大新闻。`鸿\特-暁!说~惘! ¨已¨发?布,醉^薪~漳!結?
青木书院以教化着称,对稚童开蒙自然欢迎。长老见阿澈粉雕玉琢,眼神清澈(暂时),便欣然应允,安排他次日一早去蒙学乙字堂旁听。
第二天清晨,云渺将阿澈收拾得整整齐齐,小脸白白净净,换上了一套书院蒙童的缩小版青衫,看着倒有几分小书童的乖巧模样。毛球则被云渺严令留在听竹轩——“课堂重地,禁止携带宠物(尤其是有拆家前科的)”。
“澈澈要乖乖听先生的话,不许调皮,知道吗?”云渺蹲下身,认真叮嘱。
“嗯嗯!澈澈乖乖!”阿澈用力点头,大眼睛里闪烁着对“上学”的新奇光芒。
玉衡自告奋勇充当“陪读家长”,美其名曰“监督小祖宗,顺便感受书院文化”。云渺想着有玉衡看着,总该放心些,便点头同意。
蒙学乙字堂。
窗明几净,书案整齐。一位须发皆白、面容古板严肃的周老夫子端坐讲台之上,手持戒尺,正一丝不苟地讲解着《开蒙千字文》。下方十几个五六岁的小蒙童,也穿着青衫,坐得笔直,摇头晃脑地跟着诵读,稚嫩的童音在堂内回荡。
阿澈被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单独小书案旁。他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着讲台上严肃的先生,听着周围小朋友整齐的读书声,小脸上满是认真(模仿)。
玉衡则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家长席上,托着腮,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这《千字文》对她来说,实在太催眠了。
起初,一切顺利。阿澈虽然听不懂那些拗口的句子,但模仿能力极强,也跟着摇头晃脑,小嘴无声地张合,努力扮演一个“好学生”。
然而,这种“岁月静好”只维持了不到半个时辰。
周老夫子正讲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声音抑扬顿挫。阿澈的注意力却被窗外竹林中几只“嗡嗡”飞过的、色彩斑斓的大蜜蜂吸引了。
那蜜蜂足有拇指大小,翅膀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