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90章 绣楼惊风·针线藏锋

第90章 绣楼惊风·针线藏锋

绣楼里的蝉鸣正闹得慌,苏若苕掀帘进来时,额角还挂着层薄汗。~g,g.d!b`o`o`k\.¢n*e_t^

苏若菱早候在案前,指尖绕着茜色绣线,见她进来便笑:"姐姐来得巧,我刚把新得的并蒂莲绣样摊开——"她抬手指向案上那幅半绣的帕子,"您瞧这配色,可像极了那年庵堂后山的野杜鹃?"

苏若苕脚步微顿。

那年她在观音庵,苏若菱跟着继母来进香,偏要抢她编的红绳。

后来老主持说"缘法强求不得",苏若菱便把红绳扔进了香炉,火星子噼啪炸响时,她听见这妹妹咬着牙说:"等我回了府,有的是好东西。"此刻再听"庵堂"二字,她眼尾微跳,面上却笑出梨涡:"妹妹记性倒好,我只记得那天你把桂花糖糕全抢去了,害我啃了半块冷馒头。"

苏若菱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原想借"红绳结义"引苏若苕提起顾砚之,偏这傻子绕开了话头。

她咬着唇又补一句:"对了,我前日在茶棚听人说......顾世子当年在庵堂给姐姐写过首诗?"她眼波流转,"说是诗里藏着什么秘密呢。?比/奇·中_文¨网- -无^错*内^容`"

苏若苕正端茶盏的手顿住,青瓷盏底与木案相碰,发出极轻的"叮"。

她垂眸吹开浮茶,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妹妹消息倒比我这正主还灵通。

那诗我收在妆匣最底层,改日拿给你看?"说话间,她指尖轻轻拨了拨案上未完成的绣样,原本平整的绢布被翻了个面,几处针脚赫然错乱——左边鸳鸯的眼睛用的是平针,右边却成了乱针,连翅膀的鳞纹都歪歪扭扭。

"姐姐这是?"苏若菱盯着那处错乱,嘴角不自觉上扬。

"前日赶工急了。"苏若苕挠了挠发顶的珍珠簪,"我总说自己手笨,偏花娘子非夸我有巧思。"她话音刚落,帮工阿珠就凑过来,鼻尖几乎要贴上绣样:"哎呀这鸳鸯眼睛不对称!

莫不是日头太毒,把姑娘的眼晃花了?"

花娘子原在整理绣绷,闻言也凑过来。

老绣娘的手指在绢布上轻轻摩挲,触及那处"错乱"时忽然顿住——看似杂乱的针脚实则是双针交错,一根用的是本白丝线,一根染了极淡的青灰,在光线下交叠出一行小字:"绣楼有眼,勿言旧事。¢oE?Z\3§小;÷说?网1?′ ?¨更>=:新??最*]全@`"她瞳孔微缩,抬头正撞进苏若苕似笑非笑的眼,忙咳嗽两声首起腰:"阿珠你这丫头,没见姑娘赶工辛苦?

还不快去取薄荷露来!"

阿珠吐了吐舌头跑开,苏若菱的目光却黏在绣样上。

她盯着那对歪眼鸳鸯,总觉得哪里不对——苏若苕在庵堂管了三年账,最是心细,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她装作不经意绕到案后,却被花娘子的绣绷挡住视线,只来得及瞥见绢布边缘有极浅的青灰线痕。

"姐姐可要试试新染的茜色线?"她扯出一缕红线,"我特意让染坊多浸了半日,说是最衬嫁衣。"

苏若苕接过线,手指在红线尾端捻了捻——线尾打了个极小的同心结,是她教小杏打的暗号。

她垂眸藏起眼底的笑意:"妹妹费心了,只是我嫁衣的绣样早定了,昨日还让小杏给顾世子送了副本去。"

苏若菱的指尖在袖中蜷成拳。

她等的就是这句话——只要苏若苕把绣样给顾砚之,她就能通过比对针法,找出当年那桩事的破绽。

可她没留意到,花娘子己借着整理绣绷的由头,将半幅绣样塞进了阿珠的食盒底层。

日头偏西时,顾砚之正在侯府书斋看账册。

小顺子捧着个锦盒匆匆进来:"世子,花娘子差人送了绣样副本,说是苏姑娘让您过目。"

顾砚之展开绢布,目光扫过那对歪眼鸳鸯时,指节微微发紧。

他记得苏若苕教过他,乱针和平针交错是她们的"暗语密码"——本白是明线,青灰是隐线。

他取了盏茶泼在绢布上,青灰线遇水晕开,果然显出一行小字:"绣楼有眼,勿言旧事。"

"去把阿福和小柳叫来。"他将绢布仔细收进檀木匣,"让他们今夜开始轮班守在苏府绣楼外,莫要惊动了人。"小顺子应了一声要退下,他又补了句:"再让人盯着陈七爷的宅子——昨日那黑衣人提的'绣楼再见',总该有个由头。"

月上柳梢时,苏若菱缩在绣楼暖阁里。

她借着烛火翻开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封皮上染着茶渍,正是前日在陈七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