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量好后,时间快到了中午,几人等没多久,几个住在这边的老知青就回来了。_4?3~k-a′n_s_h!u′._c\o¨m^苏姗看了一下,老知青一共六个人。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后,开始相互介绍自己:杨帆沪市人,今年22,已下乡两年了。冯宝丽津市人,今年20岁,去年下的乡。刘正强徽省人,今年24岁,下乡三年,也是这知青院的负责人。岳林川省人,今年20岁,是去年下的乡。许微微京市人,今年19岁,也是去年下的乡。周诗琪京市人,今年20岁,下乡已有两年了。在众人相互介绍自己后,彼此也算认识了。中午,大家简单做了一顿午饭,他们几个新来的知青拿出了不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饭后,刘正强为众人讲了住这院的情况,洒扫卫生每天一人轮一次,水不用挑这后院就有一口井,他们几人吃饭可以自己单独开火,也可以找人合作,柴火他们可以去山脚捡,其他的他们几个可以分工一下。这点让苏姗他们几个还挺满意的,最起码没有那么多麻烦事。刘正强接着又说道,“差点忘了,下工的路上碰到大队长,他让你们几个下午去大队部领下粮食。”苏姗等人纷纷点头表示知晓,她又顺便问了一下村里有没有打家具的人家。刘正强直接告诉了几人,那家的住址。下午,他们几个知青结伴前往大队部。到了大队部,大队长正坐在桌前写着什么,看到他们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拿上钥匙就带着几人来到粮仓。大队长指着几个麻袋说道,“这些就是你们的粮食,都分好了,你们自己搬回去。”苏姗他们上前查看,发现粮食种类还挺丰富,有玉米、大豆和一些红薯,这一袋估计有个五十斤,还都是一些粗粮,要吃到新粮下来,她自己倒是没问题,但找到严浩兄妹两人可就不够了。苏姗问,“大队长,我还想在买点细粮。可以吗?”大队长,“可以,你想买多少?”其他几人一听还有细粮,他们也想买点。苏姗,“五十斤白面、五十斤大米。”大队长,“这细粮价格可也比粗粮贵不少,你可想好了。”苏姗点点头,“想好了,我买。”其他知青们也纷纷表示要购买,有的要二十斤,有的要三十斤。/w*a′x?s\w`.*c~o`m?大队长见他们都有需求,便说:“行,那我给你们登记上一下,等会儿开始给你们称细粮。”众人谢过大队长后,等大队长登记好他们领的粮食,接着大队长叫来人,开始给他们一个个的称重细粮算好账,就让他们把粮食都弄回去。苏姗自己倒是没问题,其他人的粮食要怎么办?杜铭轩很有眼色的从身上拿出两根烟,上前跟大队长攀谈起来,一阵彩虹屁把大队长哄得眉开眼笑。大队长拍了拍杜铭轩的肩膀,“小伙子嘴真甜,看在你这么会说话的份上,刚好大队部里有板车,我让他们帮忙抬上搬车,你们自个推回去吧。”杜铭轩连忙道谢。不一会儿,大队长就安排了两个壮实的村民,帮他们把粮食抬上了板车。几个合力把粮食拉回到知青院,众人把各自的粮食归置好。邹涛和杜铭轩就把从大队部借来的板车还了回去。苏姗看了一眼时间还早,她叫上几人,按照刘正强给的地址,一路上花了两颗奶糖的代价,找到村里的小朋友帮忙,找到了那户打家具的人家。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男人,正在院中打着新做的家具。苏姗他们说明来意,陈大叔立刻起身,带着两人来到家具做好的房间,让他们看着挑。苏姗买了一个炕桌、两个炕柜、两个大木箱子、一个脸盆架子、两个木桶、两个木盆、一张凉席、一套书桌椅子,几个小马扎、两个背搂,一个草帽、两个案板等。唐园园觉得自己不需要那么多,就没买那么多,两个男同志也是一样,只挑了其中几样。卖家具的陈大叔人很实在,给他们算的价格也公道,他们付了钱,陈大叔表示可以帮忙把这些家具送到知青院。苏姗几人谢过大叔后,就先回了知青院等着。几人等了没多久,陈大叔就带着自己的大儿子把家具给他们送来了。大家一起动手把家具安置好,这里就是以后他们要生活的地方,众人心里都有些感慨。苏姗把自己买的家具都摆放整齐,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苏姗没跟任何人合伙吃饭,而是准备明天去趟镇上把空间里的铁皮煤炉和一些生活用品拿出来,准备单独开火。今天刚来太累了,晚上众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