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02章 黄河决堤

第102章 黄河决堤

精.?#武¢$?小&说?网]× *`[首?$发%

盛夏暑热,虽不比冬日那般生灵涂炭,但对百姓而言也算是场煎熬。

每年夏季,总有百姓顶不住酷暑,高热而亡,又或是田间作物耐不住暴晒,影响收成,因此,年年到了这时候,朱元璋都会前往太庙求雨祈福,请求天降甘霖,消解暑热。

今年,他倒省了这麻烦差事。

八月上旬,陕西、河南等地普降暴雨,大雨冲走盛夏暑热,给中原百姓带去清凉。

得知消息,朱元璋高兴不已,甚至在武英殿中放声大笑。

可笑着笑着,这喜事却又惹来灾祸。

一直下到八月中旬,这场暴雨仍未停歇,大量降雨导致黄河水位保障暴涨,竟致开封附近河岸决堤。

自古以来,黄河就没有平息过,水患更是常有的事,得知此事后,朱元璋当即将六部尚书叫来了武英殿,询问起了对策。

“陛下,开封一带黄河决堤,如今朝廷最要紧的就是救灾,还请陛立刻下令,开封周围的卫所兵士前往救援,全力营救被大水围困的百姓,并将周遭百姓迁至安全地点。”吏部尚书李信当即说道。

“臣以为,当立即引水疏浚,修复河堤。”

“朝廷当调用周遭粮仓,放粮赈济灾民。”

“当命钦天监着重关注近来天气,防备暴雨再临,做好疏通防范。”

“……”

随即,其余五部尚书也都各抒己见,治水是朝堂上永恒的话题,对此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这些事情,咱自然都知晓,不过咱想要询问诸卿,可有治河之法?”朱元璋召集六部尚书前来,可不是为了询问赈灾之策,这些东西,早就轻车熟路了,他想要个一劳永逸,彻底根治黄河的办法。

毕竟黄河沿岸年年溃决,年年赈灾,朱元璋不厌其烦,而且当初元末红巾起义也是因为黄河,所以他才想要个彻底解决黄河泛滥的办法。

这话一出,六部尚书们顿时脸色俱变,当即闷头不再吱声,显然他们也拿不出办法。

朱元璋目光游移,最终定格在工部尚书赵俊身上道:“赵卿,你来说说,可有一劳永逸之法?”

“这……”

赵俊一脸苦相,犹犹豫豫站出来道:“启禀陛下,黄河水患自古有之,从未听闻有根治之法。”

真有一劳永逸的方子,这黄河岂能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原大患?

这话原本不假,可显然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

“哼!古人做不到的事,我大明便也做不到了?那咱要你们这些朝臣有何用?”朱元璋冷声一哼,怒声道。

时代总在进步,前任遗留的难题,后人未必破解不了。

朱元璋是有雄心壮志的一代雄主,自想做前人之未敢做,解决这千百年来的遗留难题。

赵俊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却实在拿不出主意,只好跪地求饶道:“臣……臣无能!”

朱元璋怒意难遏,立即转头看向其余几人,可每每他目光所及,此人定会将头低下,不敢眼神对视,显然,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呵呵!尔等平日里搜刮盘剥之时,个个奇招诡计迭出,这会儿要你们干点正事,却都跟哑巴似了?当真是我大明无人了!”朱元璋怒不可遏,骂嚷声惊天动地。

“臣等无能!”六部尚书们只好齐齐拱手,颓丧应声。

实际上,他们的心里也是叫苦难天,黄河要是那么好治理,就不会一直泛滥到现在了,你叫得那么凶,那你去治呀!

“父皇息怒,黄河水患本是千古难题,几位大人一时之间想不到办法也是人之常情的。”这时,朱标站了出来,为六部尚书说情道。

闻言,六人向朱标投去了个感激的眼神,不愧是未来的储君,果真不一般!

“哎!咱也知道了。”朱元璋叹了口气,随即对着六部尚书说道:“你们先下去,尽快处置赈灾事宜,莫叫灾情误及民生。”

“臣等领命!”六人说完,就立刻向着殿外而去,生怕走慢了,朱元璋再叫住他们询问治水之策。

看到这六人的样子,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你看看他们,询问个治河之策,却什么都不知道,真如朱辰所言,这些只会读圣贤书的人当了官员依旧是一群废物,一无是处。”

“父皇,治河之事本就是个千古难题,你何必为难他们呢!”朱标却觉得朱元璋要求过甚了,要是黄河这么好治,哪里还等得到今天。

“哎!咱也知道,但这不也是没办法吗?黄河年年发大水,劳民伤财不说,还要了多少人性命,这问题一日不解决,咱心里始终难安啊!”朱元璋也叹了口气道。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父皇,要不你打电话询问一下朱辰,说不定他们后世已经治理好了黄河呢!”

“咦!这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