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徐允恭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道:“父亲,这是你在治病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特别是饮食,一定要注意!”
“恩!我知道了!”既然知道能够治好背疽,徐达也不再悲观,只是注重一些饮食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w′b/s·z,.¢o*r/g_然而随着徐达的眼神看了过去,他的表情微变,这上面非但规定其不能饮酒、不能食用辛辣食物,更规定其每日需按一定分量进食,并辅以少量活动,而且还不能吃烧鹅。烧鹅可是他最喜欢的吃食,不能吃烧鹅,人生的乐趣岂不是少了一半。看到徐达变换的表情,徐允恭当即将脸一板连忙说道:“陛下已经吩咐过我,在饮食上一定要严格监督阿爹您执行。”“允恭啊!咱打个商量,日后这辛剌食物,为父就尽量少碰,不过酒嘛,隔三岔五吃上一小盏,也是不妨事的,还有这烧鹅,你知道的,为父最喜欢的就是烧鹅了,没了烧鹅是万万不行的呀!”徐达当即犯了难,搓着手道。徐允恭哪里能答应,当即说道:“阿爹莫要逞小性子,您身子要紧,再不忌口怕真要出大问题!”“可这……要不……每月破一回例?”徐达还是苦着个脸道。¨k`e/n`k′a*n*s+h·u′.¢c¢o^m/眼看徐达仍讨价还价,徐允恭索性将牙一咬,说道:“阿爹若再胡闹,我这就写信去北平,将这事告诉阿姐。”“额?”徐达当即坐直身子,摇头道:“告诉她作甚,她若是知道了,岂不要从北平跑回来?”对徐妙云,徐达是又爱又怕,实在这大女儿聪慧伶俐,对他却管得最严。一旁的朱棣却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嘿嘿,岳丈大人您就听允恭的话吧,不然妙云若是回金陵了,你可就惨了!”“滚!”徐达正在郁闷上,一听朱棣这话,登即脸一黑,扭头瞪过去,只赏了朱棣一个字。………………数日之后,武英殿中,朱元璋看着刘御医刚刚送来的药瓶,神情郑重的问道:“这就是大蒜素?”“禀陛下,这大蒜素是依据您提供的方法,使用了大量的大蒜,精心制作而成,制作之时,全程都有医官督看,绝不会出任何差错的。”刘御医在一旁躬身说道。这些天,为了制作这大蒜素,整个太医院都充斥着大蒜的气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太医院对大蒜做了什么呢!朱元璋点了点头,将那药瓶打开,只闻得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这一点朱辰早有明说,他倒并不意外,随即他将瓶盖塞上,又看向刘御医道:“此药是否能治疗炎症?”“这……我等翻遍医书,从未见过此类药物见载,故而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治疗炎症。*s¨i¨l/u?x_s?w·./c?o\m~”刘御医却有些犯难道。“云奇,带刘御医去刑部大牢,找几个死刑犯,试试这大蒜素!”朱元璋当即叫来了云奇道。闻言,刘御医却是一喜,他们原本正愁无法验证药效,如今有了朱元璋的亲口御言,能够用死刑犯试药,那再好不过了。朱元璋原以为,这试药过程又得花上十天半个月的,可没料到,才过了三天,刘御医就已赶来汇报成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大蒜素,真能治疗炎症。 臣在天牢里选了五名死刑犯,进行实验,这才没几天,有三个轻症病人已然痊愈,另两个重症也已好了大半,眼看着就要痊愈了。”“哦!那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顿时喜不自胜,如此一来,徐达彻底有救了,而且这大蒜素对于治疗炎症非常有效,如此可以挽救很多士兵的性命。要知道以往军中很多士兵都是因为在战场上受了伤,然后伤口发炎,感染而死的,有了这大蒜素,他大明的士兵再也不会因伤口发炎而死,这极大的提高了士兵的存活率,朱元璋怎能不高兴。大蒜素制作成功,再加上朱辰提供的方子,徐达的病情果真一天天好转,不过半个月,其背上的肿疮竟已慢慢消肿,气色也一日好过一日。身体转好,徐达对这背疽之事也不再隐瞒,见人便夸赞吹嘘起来。经徐达这当事之人论证,陛下有神医傍身的传言更甚嚣尘上,更有甚者称,陛下背后有神仙护身,专门护佑我大明气运,要不然,像背疽那等不治之症,怎能治好呢?而对于这些话,朱元璋更是乐见其成。………………时间如流水一般,悄然流逝,转眼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十一月的金陵城,天气已渐寒冷。金陵城外的官道上人影稀疏,冷风卷起尘沙漫天飞扬,一副萧瑟光景。漫天尘沙中,一辆马车缓缓驶来。侧帘挑开,露出张英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