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35章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自此而始!

第35章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自此而始!

待三兄弟离开后,朱元璋微微站起身来,望向外面,嘴里喃喃道:“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自此而始!”

朱棣三人皆是马皇后所出,乃嫡亲皇子,地位超然。?~/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

派他们三人打头阵,朱元璋自是希望能给其他皇子,乃至后世宗亲立个榜样,自此而后,皇室宗亲要走出中原,前往异国他乡开疆拓土。

你若有本事打天下,争得的地盘自归你所有;你若当真窝囊,只想混吃等死,就只能接受降等袭爵制度,几代之后逐渐没落。

说白了,朱元璋是在逼着子孙后代出去闯荡。

只要这条路能走通,那“日月所照,皆为明土”的愿望,就不是一句空言。

“父皇,你觉得三弟四弟会选什么地方?”朱元璋的背后,朱标好奇的声音传来。

朱元璋想了想道:“老四生性好战,他估计会选个百战之地,西域地处商贸要道,诸方势力错综复杂,即便经蒙古人察合台汗国整合,仍是群雄纷争,最是兵家纷沓征伐之地。”

朱标点了点头道:“老四的性子,倒真可能被西域混乱所吸引。”

“至于老三嘛!或许是南洋,或许是西洋哪处,具体倒不得而知了,不过只要他们三兄弟能勇于出去闯荡,给身后的兄弟们立下榜样,便已足矣!”朱元璋也懒得再去揣度,摆了摆手无所谓道。?[优|o_品?小;·说?.?网?¢ ′最%新?D章·1%节{μ~更ˉ新]??快3a

“从今往后,咱老朱家再没有吃干饭的人,子子孙孙都是一方雄主!”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抬眼远眺殿外空旷处

受朱元璋情绪感染,朱标也兴奋地攥起拳道:“父皇英明!”

身为太子,朱标几乎要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一政策,毕竟这些藩王兄弟离开中原,他朱标的收益最大。

日后再不用应对这些手握重兵的皇族亲兄弟的威胁,如此轻而易举地削了藩,他朱标甚至都不用担上个薄待兄弟的骂名。

“对了,还有件事。”

稍作远眺休整,朱元璋又收回目光,从身前桌子上翻出一份奏折:“这户部的差事是怎么办的,怎叫保儿催钱催到咱这里来了?”

李文忠即将前往东南剿寇,虽然没有建造水军,但同样需要钱粮。

按理说,这种例行军务,五军都督府早该跟兵部、户部之间磋商协调,轻而易举便给办了,毕竟此番剿寇已不必兴建水师,只需维持小股部队东南巡防,所耗钱粮并不算多,然而户部那边拨款迟迟没有到账,李文忠无奈便只能上奏找皇帝要钱了。~x?h·u/l_i-a\n,.+c/o′m_

朱标负责日常政务,一看那奏折当即苦笑起来:“这件事……儿臣其实早已知晓,先前儿臣已去催过户部好几次,可户部一直说,让儿臣再等一等……”

“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那群倭寇再度来袭,我剿寇大军因缺银少粮难以招架吗?”

不等朱标将话说完,朱元璋已瞪圆了眼,怒而拍桌,呼嗤直喘粗气道:“夏税这才刚入国库,怎么可能会缺少钱粮?咱看这些户部官员就是想故意拖延,想看咱的笑话!”

毕竟讨伐倭寇是朱元璋一力主张,又都是武将们力挺支持,与那些文臣毫无干联。

拖延下去,李文忠剿寇不力,武将们丢脸,他朱元璋作为始作俑者也一并成了笑话。

朱标苦叹口气:“郭尚书说,夏税已被折算成银钱,发放给全国士子们了,儿臣也曾亲去户部查核,账上的确没剩多少钱了,其所剩银饷,怕还要留待不时之需,不敢再拨出去……”

朱元璋一愣,仔细想来,这事倒要归咎到自己的头上,前番取消免税田制度,自己的确提出主动发放钱粮补偿。

这么说来,户部推说没钱,倒也算有个合理的由头了。

虽他还认为户部有推诿之嫌,可朱元璋实在不好再行责怪,他恨恨的说道:“那还要等到何事?”

“郭尚书说,待秋粮入库就可了。”朱标苦着个脸答道。

“秋粮入库,这么说,他让咱要等到明年?”朱元璋瞪大个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

大明朝廷的收入,主要靠的田赋,而田赋实行两税制,分夏税和秋粮,夏税无过八月征齐,而秋粮却要拖到来年二月。

也即是说,要等秋粮税赋入库,得到明年开春了。

等明年,倭寇指不定又要劫掠多少回了,难道要等东南沿海倭寇成灾,再进行剿寇吗?

朱元璋自不愿意等这么久,也没法等这么久,他思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要不……让提举司再印些宝钞来,充抵军饷?”

所谓“宝钞”,即是大明宝钞,这是朱元璋仿效宋朝发行的纸币,旨在促进商品流通,缓解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