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灰

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灰

第三百六十四章炮灰

这一支千人队在快速的冲过第二道壕沟,也就在此时,潼关的那名总旗此时也走了过来,先是一挥手,却没有发生任何事情,这让他稍微有些尴尬,急忙对着朱棣示意道:“殿下,敌人已经到达车弩的射程了!”

车弩,算是在火器出现前,杀伤性最大的冷兵器,且没有之一。¤微¨?趣|`小<=1说?网3]

车弩车弩,其意思便是在战车上置弩,用以发箭,听起来似乎和弓箭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大型的守城兵器,发射的箭跟房上的椽子一样粗,箭头能够射进敌军的骨头而且直接打碎,极为凶狠。

且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一次可以发射五到十支箭矢,且射程也是极远,妥妥的大凶器。

唐代的军神李靖在其的所撰写的兵法书《卫公兵法·攻守战具》中就曾写道:“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橹亦颠坠。谓之车弩。”

《宋史·张琼传》中也有对车弩的描写说:“及攻寿春,太祖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

那总旗镇守潼关多年,对于潼关的这些器械的了解,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比朱棣清楚许多,因此,在这群人一到车弩的射程之内,便立刻讲明。/$兰?兰÷|文*学? )?)免?D·费+{阅?t读-:

这也是为何朱棣需要先说服那总旗弃暗投明的原因所在,不然朱棣还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用火炮,什么时候用车弩,又该什么时候放下尖刀滚木之类的东西。

朱棣得到那总旗提醒,立刻大喝一声,随后身后的士兵们便立刻响应,那些巴雅尔派出来试探的先锋兵,好不容易走的进了些,便是一阵阵急促的破空之声,一阵密集的箭雨又落到了清军的头上。

潼关有车弩近百架,每一架的车弩全部都是满载发射,也就是说,这每一架的车弩上都装载了十支箭矢,这加起来便是近千的数字,这一发齐射,当真可称之为箭雨。

这些先锋兵虽说身上有甲胄和盾牌,但是那东西,在车弩这粗大的箭矢以及巨大的动能加持下,所谓的木制盾牌看起来其实也和纸糊的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原本的千人队,此时冲过两道壕沟的只剩下了不到三百多人,刺客瞬间便又是倒下去一大半,最终只剩下零星几十个也是只敢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一下。*w.a,n_z\h?e,n¢g?s¨h-u/k′u\.!c′o?m~

这种情况,看的朱棣莫名的有些后怕,他还是小瞧了潼关的守备,当初他若是没有混进潼关从内部攻破,而是打算从外部打进去的话,说不得现在趴在那里不敢动的人中,就有自己一个。

而远方的巴雅尔看的也是皱眉,这剩下的几十人,就算是冲过了这段,只怕等到关口底下时,也不剩下几人了。

因此这一次的试探便也算是结束了,倒也没必要白白再牺牲,所以巴雅尔便命人吹了撤退的号声。

听到了撒退的角号声,仅剩下来侥幸活着的这几十人立刻便都如释重负一般,纷纷调头就跑,一个个全都是争先恐后的,生怕自己慢了一步。

不一会儿,战场上除了留下千多具尸体,然后就空无一人。

守关的将士们见打退了敌人,自然便是一阵欢呼,只是朱棣却是无论如何都开心不起来。

因为朱棣知道,刚才不过是敌军的一次试探姓进攻,根本就没有尽全力。

不过能够在这些人还没有靠近关口墙边,就把他们打退,而且连其余的手段都沒有使用,这也算是证明了,如今这潼关上的守城器械,确实也是好用。

也难怪他李思齐能靠着一座潼关,让北元和大明都没心思先对他动手!

在将士们的欢呼告一段落之后,朱棣立刻又提醒全军,打起精神来,敌方的下一次进攻只怕马上就会来临。

而后便证明了朱棣的猜测一点也没出错,果然还没过多久,巴雅尔便又有了动作,发动了第二轮进攻。

不过朱棣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得十分淸楚,这一次还是在左右两翼的人马在动,大军的中路军依然稳端不动。

这不难猜出来,只有中军是精锐,毕竟填人命这种事,肯定还是要让炮灰来做,这说明巴雅尔还是没有出动主力,依然拿被视为炮灰的士兵试探着朱棣。

只不过这一次,人数上多了不少,进攻的人数直接孑扩大了一倍,直接达到了两千多人。

两千多人的冲锋,声势自然也扩大了许多。而且还推出了十几辆盾车,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