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刚落下,便又有人跑了进来,一脸慌张的说道:“报……报……有敌军来袭!”
“什么!”
……
凤翔府三里外的一处山坡,朱棣骑在马上走在前方,手里举着一只望远镜,眺望着前方驻扎在凤翔府城墙下的营寨。
篝火依旧没有熄灭,距离三里,依然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和肉香。
想一想自己带着人在山沟沟里忍受寒冷和蚊虫鼠蚁,就着西北风吃冷饼子,而这群蒙古人却在这里饮酒耍乐,朱棣的心里便是一阵无名火起。
看着身后已经整装待发,一片肃杀之气的将士们,朱棣突然大喝一声,高歌道。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
这一辞出自大明未来的名将戚继光的《凯歌》,辞藻虽不华丽,然真情意切,淳朴自然。
本是当时周远讲课时,随口念过一遍,而后朱棣便喜欢上了,请了宫里的乐师给谱了曲,变成了他麾下将士们的军歌。
真要朱棣吟诵一首满江红,身后的将士们多半也听不懂,但恰好是这种直白的话语,更能激励人心,
在朱棣唱完最后一句,身后将士们突然齐齐大吼一声。
“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不到三千人,却喊出了上万人的气势。
远处蒙古军营突然便是一阵慌乱,跑出来不少监军,强拉硬拽的将不少醉倒的蒙古人拉起来,砍了好几个,才让他们开始整编队形准备应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