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傅舍中借宿。这一夜,两人围坐在炉火旁,谈论着往事,湘子向韩愈讲述了道家的修真大道和其中的奥秘。韩愈听着湘子的讲述,心中对道家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湘子的仙术也更加信服,渐渐心悦诚服。
湘子放心不下叔父,担心他在前往潮州的路上还会遇到其他的危险,于是一路护送韩愈来到潮州赴任。韩愈在潮州虽然只任职了八个月,但他心系百姓,关心人民的疾苦,积极采取措施驱鳄除害,兴学育才,为潮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潮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据说,潮州的湘子桥,就是湘子传集八仙之力,共同修造而成的,这座桥不仅是潮州的标志性建筑,也见证了湘子与潮州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
唐宪宗后来渐渐明白了韩愈对朝廷的忠诚和他的良苦用心,下诏将韩愈召回京城复命。韩愈回到京城后,继续为朝廷效力,最终在长安安然羽化,功德圆满。后世人感怀他的功绩和学问,将他列入孔庙祭祀,以表尊崇。
韩愈羽化之时,韩湘子前来迎接。湘子对韩愈说道:“我爹去世得早,文才浅薄,如今己当了昌黎城隍。叔祖您是当代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又曾做过刑部侍郎,完全可以到上界玉帝驾前谋个官职。”
在韩湘子的劝说下,韩愈同意跟随湘子前往天庭当差。两人来到南天门外,韩愈忍不住回首家中,只见自己的凡体躺在地上,妻子杜氏正扶着尸体,痛哭流涕。韩愈心中一惊,连忙问湘子这是怎么回事。湘子解释道:“叔祖,您己经脱离了凡体,成为了神仙,叔祖母正在哭您呢!”说着,湘子便要走进南天门。韩愈急忙拉住湘子的衣袖,神情满是眷恋与不忍,说道:“湘子等等,你叔祖母与我夫妻多年,情深意笃,如今我虽己位列仙班,却实在放心不下她。你看能否也把她带来,不然……她一人在凡间孤苦伶仃,我怎能安心?”
湘子微微皱起眉头,面露难色,说道:“叔父,天庭有天庭的规矩,并非随意能让凡人进入。而且,您此刻还牵挂着尘世之事,可见心境尚未清净,如此这般,怕是难以成仙了。依我看,您还是先到下方,做我父亲属下的一方土地去吧,待您彻底断了凡念,再做打算不迟。”
说罢,湘子将手指轻轻一弹,只见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韩愈只觉眼前一阵天旋地转,眨眼功夫便落到了人间。就这样,韩愈成为了昌黎县内一个村庄的土地公。
初到任上,韩愈心中虽有不甘,但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他想起自己在尘世时以民为本的理念,如今虽为土地公,同样可以为百姓谋福祉。于是,他兢兢业业地守护着村庄,用心倾听百姓的诉求,尽心尽力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
每当有村民遭遇疾病困扰,韩愈便暗中施展法术,为他们驱除病魔;遇到天灾降临,他会竭尽全力保护村庄不受侵害,帮助村民们渡过难关。平日里,他还常常化身为普通的村民,穿梭在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一同劳作,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
几年过去了,韩湘子因心中挂念叔祖,便来到昌黎县叔祖韩愈做土地公的村庄。只见村庄里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路上,湘子听到的都是对土地公的赞扬之声,大家纷纷夸赞土地公的功绩。
湘子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来到土地庙,只见韩愈身着朴素的官服,正襟危坐。韩愈看到湘子前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忙起身相迎。爷俩相对而坐,彻夜长谈。
湘子询问着叔祖这些年做土地公的经历和感受,韩愈则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为百姓做的每一件事情,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湘子见叔祖己无思凡之心,心中非常高兴,知道叔父己经真正领悟了道的真谛。
玉帝通过天庭的神镜,看到了韩愈在土地公任上的出色表现,被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心中大悦。于是下旨,调韩愈到天庭做了主簿。韩愈接到旨意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是玉帝对自己的认可,也是自己多年来坚守本心的结果。
自此,韩愈在天庭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主簿的职责,与韩湘子时常相聚,叔侄二人共同在天庭中修行,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