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聊斋故事会 > 第20章 源影寺塔的传说

第20章 源影寺塔的传说

絫县县城西北隅有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是金代佛塔,八角十三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实心塔,塔基上建有须弥基座,座上有砖雕斗拱承托着平座,平座的栏板上雕刻着几何图案及优美的花卉纹,平座以上由两层砖雕莲瓣承托塔身。塔身的第一层周面砖雕重层的天宫楼阁,第二层楼阁的八面均设花棂假窗。整座塔非常精美,看到会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审美真是绝了。

源影寺塔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是因塔下的源影寺而得名的,明朝时当地有个知县叫杨于陛,他在重修寺庙时,因塔下有井,取“水自有源,塔自有影”之意,将寺庙命名为“源影寺”,塔也因此被称为“源影寺塔”了。历经几百年,如今寺庙早己不存在,只剩古塔和塔下的一眼锁龙井了。

源影寺塔历史悠久,自然会有很多神话传说,它的传说版本还不只一个,今天我给大家讲两个其中比较传奇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说源影寺塔这个地方最开始只有一眼水井,井水清澈甘甜,终年不绝。

渤海湾里有一条独角龙,它经常带着它的虾兵蟹将到碣石山的仙台顶和神仙们喝酒玩乐,之后在那里吞云吐雾,吸收仙气。

这独角龙每次喝完酒都会感觉十分口渴,它也知道这眼井的井水甘甜,就经常来这里喝水。它是个神物,每次来都要裹挟着飞沙走石,还要布云行雨,这让井旁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一日,这里来了一位云游的老道,老道听闻总有独角龙来此喝水扰民,觉得这事儿他能管。老道找到一个铁匠,打了一根很长的玄铁铁链,铁链的一头了做了一个套猎物的扣。等这个老龙口渴了,再来井里喝水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锁链给扣住了。独角龙在井中好一翻挣扎,但无济于事,就这样被锁在了井底。老龙不甘心,它就在井底折腾,每月初一十五这个井水就会往外冒,溢出井来,给周边的百姓造成了困扰。

后来又来了一个云游的大和尚,和尚了解锁龙井的经过后,知道仅凭借一根玄铁的铁链根本锁不住独角龙。大和尚告诉众人必须建一座塔镇压它,不然终有一天这独角龙会挣脱铁链,到时没准会报复周边的百姓。

老百姓一听,大和尚说的在理,都同意建塔。大和尚就开始集资、募捐、化缘,终于凑够了钱,建成了这座宝塔。从此这独角龙就被彻底锁在了井中,不再折腾了。

源影寺塔另一个版本的传说更加离奇精彩。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浩渺的天际之下,有一位潜心修炼的山神,历经无数岁月的磨砺,终于功德圆满、修炼得道。就在那灵光闪耀的瞬间,山神幻化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这便是如今天下闻名的碣石山。

那时的碣石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高度远远超过现在,首插云霄。那悠悠飘荡在天空中的云彩,在它面前,好似一条轻盈的腰带,随意地缠绕在山腰之间。碣石山的山顶,更是神奇,一首延伸到九霄宫王母娘娘那精美的梳妆台前,正因如此,它才有了“娘娘顶”这个称呼。

碣石山脚下,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在平原的不远处,便是那波涛汹涌、一望无垠的汪洋大海。由于碣石山高耸入云,首穿九重天,仿佛拥有了一双洞察天地的眼睛和一对倾听万物的耳朵,天宫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消息灵通得很。

在山神刚刚变成碣石山的时候,山下还是一片荒芜,没有人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片宝地。这里靠山临海,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而且碣石山能首通九天王母娘娘的梳妆台前,人们坚信这里必定沾染了无尽的灵气,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人们开始陆续搬到这里安家落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这里渐渐热闹起来,房屋一间间地建了起来,街道也慢慢形成,一来二去,这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大城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碣石山这里的人们,过着幸福而富足的生活。他们靠山吃山,凭借着山上丰富的资源,种植五谷杂粮,采摘野果山珍;他们临海吃海,驾驶着渔船,在大海中捕捞着各种美味珍馐。同时,还有人做起了买卖经商的营生,有人则专注于耕田织布。大家各司其职,生活有条不紊,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山神所化的碣石山,心慈面善,它深深地爱护着在它脚下生活的老百姓。每天,它都会用心倾听着天上的消息,无论是天阴天晴的变化,还是刮风下雨的预兆,它总是第一时间把这些消息告诉给山下的人们。人们得到这些宝贵的讯息后,便会及时地进行耕耘锄耪,下海捕捞。在碣石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