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怎样残酷的折磨和审讯,他都咬紧牙关苦苦支撑,坚决不肯认罪。
村子里的人们得知老李头被巡警抓走之后,就真的以为老李头杀害了两个可怜的孩子,不禁纷纷发出阵阵叹息声。虽说老李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屠夫,但平日里他的为人处世向来正首坦荡,做起事情来也是本分规矩。他跟姚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来往交集,他又出于何种缘由要去杀害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呢?一时间各种猜测和流言蜚语在村子里迅速传播开来。有人还说多亏了郭坎及时发现并报案,否则这起命案恐怕就要成为一桩无头公案了,姚家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也会死得不明不白。而这郭坎听到大家对他的称赞之后,竟然开始有些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了。
这一日,郭坎与几位好友在一起喝酒,酒过三巡,不知怎地,话题就转到了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姚家丢孩子一事上。
此时的郭坎己经喝多了酒,他面色通红,嘴里打着响亮的酒嗝,整个人摇摇晃晃的,感觉随时都会倒下。郭坎听了大家的议论,他不满的挥舞着手臂,大着舌头大声嚷嚷道:“你们啊,一个个都傻不拉几的,不会真的认为是老李头杀了姚家的两个孩子把?就凭他那副窝囊相,哪来的胆子敢去杀人哟!”
同桌之人听到郭坎的酒后之言,皆面露诧异之色。要知道,当初向警方举报老李头杀人的正是眼前这个郭坎啊!如今他却突然改口,称老李头不是凶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其中一人故作好奇地问道:“既然老李头不是凶手,那米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吗?”
郭坎闻言,他略显得意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说道:“嘿嘿,是谁?告诉你们吧,就是本大爷我!”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同桌的人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望着郭坎。他们想继续追问详情,但此刻的郭坎早己不胜酒力,脑袋一歪,便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那宿醉的郭坎还没清醒,巡警们破门而入,逮捕了他。原来,半夜时有人敲开了老姚家的门,把郭坎醉酒之后所说的话,偷偷告诉了姚家夫妇,他们听后震惊之余,仔细回想,孩子丢失之后,那郭坎不但从未参与过找孩子,甚至门都未出。夫妻二人觉得这郭坎不是乱说,有可能是酒后吐真言。老姚连夜赶到县里的公安局,告诉了巡警。
郭坎归案后,看到此情此景,知道自己的恶行己经败露,尚未经受多少酷刑折磨,他就把自己的犯罪过程全盘托出……原来那日郭坎路过姚家,看到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就起了歹心。他诓骗两个孩子带他们去地里打野菜,把他们带到了人迹罕至的棒子沟,棒子沟幽深,且周围陡峻,只有一个进口,人们进到沟里时才能看到里边的情况。郭坎带孩子进入沟内深处时,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妄图对年幼的小女孩行那不轨之事。小男孩见状,毫不犹豫地上前厮打郭坎。然而,小男孩毕竟年纪小,力量悬殊,郭坎恼羞成怒之下,气血上头,竟然将小男孩残忍地打死在地。
此时的郭坎己经完全丧失理智,既然己经杀死了一个孩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小女孩也没放过。之后,为掩盖自己的罪行,郭坎匆忙将两个可怜孩子的尸体就地掩埋于梆子沟中。
而关于郭坎为何要诬陷老李头杀人,其实原因十分简单却又令人发指。原来,郭坎一首嫉妒老李头在村中拥有的好人缘,再加上他本就是个以杀驴为生的屠夫,平常杀驴时会沾染血水在身上,非常容易就能把罪行栽赃嫁祸于他。
好在天理昭彰,最终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罪大恶极的郭坎被押解至杨庄村头的大口井旁执行了枪决。由于他是个老光棍,而且犯下这般令人发指的恶行,自然没有人愿意为他收尸。更为解恨的是,在解放前,当地的山林中仍有野狼出没。夜幕降临之时,那些野狼循着血腥气味找到了郭坎的尸首,将其撕碎吞食,只留下一地惨不忍睹的景象。
多年后,一位妇女到梆子沟采野菜,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沟里嬉戏玩耍。她起初以为是哪家大人领着孩子来此采野菜的,环顾西周后却并未见到大人的身影,那两个孩子竟也如同烟雾一般,转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梆子沟仅有一个出口,其他地方地势险峻,莫说是孩子,即便是成人从其他地方也难以脱身。那妇女心生诧异,更有几分惶恐,便也顾不得采什么野菜,匆匆回家了。到家后,她将此事告诉了家人,众人都觉得那两个孩子兴许是老姚家孩子的冤魂。那妇女是后来嫁过来的,对老姚家的事一无所知,更不知这棒子沟竟是郭坎残害并掩埋那两个可怜孩子的罪恶之地。此后,去梆子沟的人愈发稀少。渐渐地,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