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中,喧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有摊主热情的吆喝声,“快来看看嘞,上好的古玩!”
有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的争论声,“你这价也太高了,便宜点!”
我和伍作就这么漫不经心地逛着,每走几步,我便会时不时地跟她讲述古玩圈的一些行里话!
比如“打眼”就是看走了眼,买了假货;“吃药”表示上当受骗;“包浆”则是指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一层光泽等。
我一边走着,一边用手指比划着解释。
同时,我也会给她讲解一些鉴定的技巧,比如看瓷器要先观察器型是否规整,釉色是否自然温润,纹饰是否精细流畅;鉴别书画则要留意纸张的质地、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落款印章的真伪等。
我拿起一件瓷器,指给伍作看,“你瞧,像这种线条不流畅的,多半是仿品。”
在古玩圈里,还有着诸多规矩,像是“不轻易问价,问了就得买”
“别人在谈生意时不能插话”
“不能贬低别人的藏品”等等。
我郑重其事地对伍作说道:“这些规矩可得记住了,不然容易得罪人。”
而行里的黑话也是五花八门,像把假货称为“新加坡”
把高价买了低价值的东西叫“高买低走”
把特别好的藏品称为“大开门”。
我拍了拍伍作的肩膀,“这些黑话,你先了解着。”
我耐心地给伍作解释着这些,让她能对古玩圈有更深入的了解。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件青铜器,便蹲下身来,开始给伍作演示鉴定技巧。
我先从整体造型上观察,看是否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接着看锈色,自然生成的锈色往往层次分明且牢固,我用手指轻轻蹭了蹭锈色,然后再看铸造工艺,古代的铸造工艺有着独特的痕迹和特点,我指着一些细微的地方给伍作看。
伍作在一旁听得十分认真,眼睛一眨不眨,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求知的光芒,随着我的讲解和演示,她似乎也逐渐对这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古玩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住地点头。
当然,要鉴定古董,最快且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上手去亲自感受。
毕竟有句话说的极为在理,那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只有亲身去看过真品、亲手摸过真迹,你才能够深切地体悟到真假之间那犹如天堑般的巨大沟壑。
而且,不但要做到这些,还必须要熟知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相应的工艺特点。
我一边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细致入微地跟伍作讲述着各朝代的知识以及工艺特点。
就这样过了不一会儿,我缓缓地来到了一个摊子面前。
我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个摊子上的东西,只见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古钱币和银元,真假混杂其中。
我伸出手拿起了一枚贵州汽车币,我先观察这枚贵州汽车币的整体外观,眼睛凑近了看,看其币面的图案是否清晰、规整,线条是否流畅自然。
贵州汽车币的特征之一就是那辆精美的汽车图案,我查看汽车的轮廓、细节以及车轮等部位,真品的汽车图案应该是生动形象且具有立体感的。
接着,我用手指轻轻触摸币面,感受其质感和纹路,真币的质感通常较为细腻,纹路也会比较清晰深刻。
在看币的边缘,看是否有磨损、磕碰的痕迹,以及边缘的工艺是否符合当时的制作水平。
还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辅助判断,轻轻敲击这枚贵州汽车币,真品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假币的声音往往会比较沉闷或尖锐。
我还会留意币的包浆,自然形成的包浆会给人一种温润、醇厚的感觉,而人为做旧的包浆则会显得不自然、生硬。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我逐渐对这枚贵州汽车币的真伪有了一个判断。
我缓缓地轻轻放下那枚银币,接着将目光转向其他的银币。
随后,我拿起了几个袁大头,仔细地端详起来。
这些袁大头做工极为粗糙,人物以及字体所呈现出的压力感明显不足,毫无疑问,这明显就是上周出品的。
哎,真是大开门的好东西啊!
我撇了撇嘴,把袁大头扔回摊子上。
我又拿起了一枚三年袁大头甘肃签字版,这可着实是为数不多的好东西。
从做工以及人物的压力感来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