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骑的,还是自行车吗?”
众人望着已经远去的那群公子哥。×.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有人嘲笑一声:“徐老板,你不是抢到一辆自行车吗,你那车能发出这样的咆哮声?”“还有,你刚才没注意到,他们的车,不用脚蹬,自已就会跑!”众人一阵沉默,随即关上窗户,又坐回原座。“对了。”有人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前阵子,我听了个传闻。”众人闻言,连忙追问:“是什么传闻?”那人压低声音:“我听人说,陛下跟太子殿下,有独一无二的座驾。”“那车同样有四个轮子,并且像个铁盒子。”“那车,不用马拉,也不用烧炭,听说加的是什么油!”众人疑惑:“烧油?”烧什么油?桐油?马车轴生锈了,或者不耐磨了,加点桐油,他们知道,给车加油……,怎么加?那人笑了笑:“这事,就是个传闻,我也没当真,方才看到那群公子哥的车,才想起来。”百姓不认识,他们这些商贾难道还见过国公府的公子哥?虽然对方可能不认识自已。又有人皱着眉头,不确定道:“诸位,你们说,那驾驶证,针对刚才那种两轮车跟蒸汽车,以及方老板刚才提到陛下的那种什么铁盒子车?”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大明立国这么久,从来都没说什么牛车马车要办什么驾驶证。从去年开始,让人闻所未闻的东西不断被造出来。就拿那蒸汽车来说。谁会相信,就烧点石炭,车子就能跑起来?那蒸汽车,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会取缔马车,成为大家日常出行的工具。若是,说这些车辆,需要办驾驶证,大家还能相信。……“陛下,这些秧苗,都是由朝廷发放的粮种育的;隔壁这块,是去年留种的稻谷种子,育的。”老朱蹲在稻田边,刚让人揭开盖着稻草的秧苗田。一块郁郁葱葱,整齐划一,一块稀稀疏疏,高低不齐。一眼就能看出哪一块稻田的秧苗好。“爹,你看!”朱标用手扯了两株秧苗,递到老朱眼前:“朝廷发的秧苗,更绿,更粗壮,根系也更发达,而去年留种的秧苗,偏黄,矮小,根系也少了很多。”朱元璋接过后,细细的对比了起来。颜色更绿,表示没受病、虫伤害,株干更粗,表示未来会长得更高更壮,结的稻穗也会更多。根系发达,表示更耐旱,不容易枯死。当然,这些知识,老朱以前根本不了解,还是黄小子给老朱讲的。老朱刚想问话,候在一旁的应天府府尹向前一步:“陛下,朝廷发放的稻谷种子,都全部拿去育种了的。”“一共育有一万三千二百多块秧苗田。”这里说的育种的秧苗田,只是田边上平整出来的一小块,并不是整块水田。通常一块这样的秧苗田,能育种五至十斤的谷种。老朱点了点头,把手中的秧苗重新插进田里,然后站起身来:“这秧苗马上就能移栽了,要让百姓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府尹连忙回道:“臣早在半月前,就让人带着百姓修整水田。” “把田里的泥翻了一遍,漏水的田埂该填补的就填补,又让他们把混合着鸭屎、鸡屎的草木灰,撒进田里。”这些稻种全是水稻种,所以只能种在水田里。听黄小子说,还有旱稻,明年让那小子再弄些旱稻才行。听了应天府府尹的禀报,老朱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老朱还是补充道:“这田中的水,也不要疏忽了。”“水渠坏了的,就补,堵塞的,尽早疏通,需要修的,咱们就修,今年应天府的水量比较充裕,趁着这段时间,也要做好蓄水的准备。”黄小子说,大明开始慢慢进入小冰河时期,未来的冬天会越来越冷。不说未来,就是现在,都能明显感受到一年比一年冷。天越冷,冬天下的雪就越大。春天到了,冰雪融化后,到处都是湿哒哒,水汪汪的。水源就比较充沛,能把这些水给蓄起来,未来哪怕出现干旱什么的,这些水就能派上用场。“回陛下,目前应天府郊外的村子,新修了十几个大型的水池塘,二十多个小池塘。”老朱听了更满意了。上次调任,终于调了一个会干事,干事实的人。“另外,移栽这些秧苗,怎么栽种,怎么管理,你让农事部的那些人多教教大家。”那些人都学了半年了,差不多也学出一点经验了。原本他们都是耕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