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狠狠地点头。
紫宝儿高兴了,也从荷包里掏出一块儿巧克力送给了小四。
小四也跟小五一样,立马就剥开塞进嘴巴里,乐得见牙不见眼。
再好的东西只有吃到嘴巴里,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一点,两小只贯彻得非常不错。
就连紫二郎都不得不佩服自家儿子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他还趁着紫宝儿转身的瞬间,偷偷给小四竖了个大拇指。
紫宝儿一直对自己的身高耿耿于怀。
前世今生她都不是个大个子,充其量也就一米六三四左右。
如果这一世能长高点就更好了。
紫大山看着小四的一番骚操作,也在心里感叹着,这么说来,上学堂还是有点用处的。
最起码,自己不能被人骗,还能骗到别人。
紫家众人齐动手,卸下了马车和牛车,也给它们喂了青草。
紫宝儿给它们准备了一个暖棚,专门种植青草,确保俩马俩牛一年四季都能有嫩草可以吃。
青青和草草在马厩里边啃着青草,边“咴儿咴儿”地叫唤着,惬意得不得了。
崽崽爹为了能有灵泉水喝,也不再吓唬鸡了。
鸡窝里的母鸡们,又恢复了每天下蛋的生涯。
傍晚的梧桐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起了炊烟。
轻柔的烟雾缓缓升腾,与寒冷的空气交织在一起,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各家各户里,要么有汉子们跟着火炕队各处盘火炕赚银钱。
相较之下,村子里更多的身影,是忙碌的妇人们。
她们大多都在紫家做活计,或缝制背包,或裁剪棉衣棉被。
一天下来,赚得的银钱比起汉子们,是只多不少的。
渐渐的,妇人们成了家里赚银钱的主力军。
她们不再只是围着锅台打转儿,在家庭里的地位也得到了无形的提升,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婆媳之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往往都是婆婆负责家务琐事和带孙,支持媳妇去紫家做活计。
“阿奶,哥哥回来了。”还没进院子,赵常就乐不颠儿地喊道。
正在厨房里忙叨的赵黄氏,听到孙女的声音,立马放下手中的锅铲,跑到了前院。
“阿奶,我回来了。”
“嗯,回来就好。”赵黄氏红着眼睛看着宝贝大孙子,哽咽着,“长肉了,也长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