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盗墓直播,道士身份暴露了 > 第231章 龙脉之古

第231章 龙脉之古

第231章 龙脉之古

是敌是友?

另一边,安虎来到富丽堂皇的待客室。

室内檀香袅袅,古色古香的家具衬托出一派仙家气象。

那位金发碧眼的外国老板正悠然自得地品着茶,仿佛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

安虎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尊敬的客人,不知您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安虎挂着谨慎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

霍斯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

“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我送你的礼物了吗?”

安虎心头一震,试探性地问道:“您是说……那个煞棺?”

“聪明。”霍斯赞许地点点头:“看来你还没有健忘到家。”

安虎咽了口唾沫,继续试探:“不知阁下此次前来,有何指教?”

霍斯缓缓起身,他高大的身影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压迫。

金发在阳光下闪耀,碧蓝的眼眸深不可测。“我叫霍斯。”

他自我介绍道:“来自一个你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的组织。”

“我此行来到龙国。”霍斯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狂热:“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复活我们的邪神。”

安虎心中一惊,但面上不动声色。“邪神?”

“没错。”霍斯眼中闪过一丝狂热:“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找到一处龙脉。但是。”他摊了摊手:“我们对这片土地并不熟悉。所以,我们需要天命宗的协助。”

在隔壁偷听的周意听到这里,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要知道,龙脉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堪舆典籍。

其概念源于古人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细致观察,他们发现山脉走势蜿蜒起伏,恰似巨龙蛰伏、游动,便赋予了“龙脉”之名。

从本质上讲,龙脉是一种对山川形势的形象化描述,代表着天地间生气运行的通道。

《青囊经》有言:“理寓于气,气囿于形。”

龙脉便是那承载着“气”的有形之躯,气借龙脉而运行,形因气脉而彰显生机。

曾有典籍记载明朝之中的一处龙脉被断的故事。

大明,自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定鼎应天,享国两百余载,昌盛非凡,四海咸服。

其繁荣之基,离不开一条源自西北昆仑山的雄浑龙脉。

昆仑山乃万山之祖,神秘莫测,龙脉自此奔腾而下,穿黄土高原,跨黄河天险,一路东行,最终落定中都凤阳。

凤阳作为龙脉汇聚之所,被视作龙兴之地。

宫殿依龙脉走势修筑,基石采自灵岩,灵气萦绕。

以此为中心,龙脉分支如血脉滋养四方,土地肥沃,江河清澈,孕育无数城镇乡村。

在龙脉庇佑下,大明军队战力强盛。

成祖朱棣五次北伐,铁骑纵横,威震漠北,稳固大明疆土。

文化领域,解缙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尽显文化昌盛。

商业上,郑和下西洋,将丝绸、瓷器远销海外,引得万邦来朝。

然而,北方瓦剌部落觊觎大明已久。

部落中一位狡黠巫师,勾结大明奸佞,得知龙脉关键所在。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巫师率瓦剌精锐,潜入凤阳附近的龙眠山。

龙眠山恰似巨龙沉睡,是龙脉生气最为旺盛之处。

巫师身着黑袍,挥舞用西域邪术炼制、充满冤魂怨念的“断龙刃”,找准龙脉要害,与勇士合力将刃插入山腹。

瞬间,天地变色。

乌云蔽日,惊雷滚滚,大地剧烈颤抖。

龙眠山上涌出滚滚黑色浊气,疯狂吞噬龙脉生气。

自龙脉被斩断,大明国运急转直下。

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饥民流离失所;江河干涸,疫病横行。

明军士气低落,瓦剌趁机南下,土木堡之变爆发,英宗朱祁镇被俘,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奸佞把持朝政,忠良之士遭排挤。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大明王朝摇摇欲坠,往昔辉煌如梦幻泡影,只余山河破碎的凄凉景象。

龙脉事关国运,而一个外国人却想要寻找龙国的龙脉。

“邪神?龙脉?这个外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他紧紧贴在墙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霍斯踱步到安虎面前,循循善诱:“你们天命宗底蕴深厚,对龙脉之事必然了如指掌。若是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