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 第606章 气急

第606章 气急

人会说是因为让百姓读书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一个个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大喊口号,似乎个个都是为国为民。

但后面的这些话就离谱了。

杜西说,正是因为陛下听信了奸人挑拨,让全民读书,让各地大兴学堂,又在各州,各郡,各县修路,百姓不能安然种田,以至于今年各地粮食欠收。

这段话差点把刘禅气死,脏话都骂出来了。

她对着春梅破口大骂,

“放他娘的屁,气死老娘了。我九月初才下旨修路,长安修路是从九月初开始的,荆州,益州各郡接到圣旨晚,更是九月中旬才开始,这个时候,大部分农事都己经完了,修路对今年粮食收成有什么关系?

至于修县学,修各乡,各亭的学堂,根本就是小到极点的工程,而且很多地方还拖拖拉拉,到现在还没修好,让儿童入学,更是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我己经很克制了,一切都在慢慢的推行,竟然把今年的粮食欠收推到我头上。”

春梅听到堂堂天子,竟然被气到口吐脏话,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刘禅如此暴怒,赶紧给刘禅捶背顺气,柔声说道,

“你是天下人敬仰的玄女娘娘,大汉天子,爱民之心,人人皆知,何必理会这种狂徒。早知道你这么气,这篇上书就不该给你看。你消消气,一切都是我的错。”

刘禅摇摇头,说道,

“不关你的事,我不知道,我这些天没看这些人废话,竟然发展成这样了。等我看完再说。”

说完,刘禅继续看了下去。

后面,竟然更加离谱了。

杜西说,今年粮食欠收,也不仅仅是修路,修学,浪费了百姓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今年各地多有水旱灾害,都是陛下听信后宫之言,只宠信十常侍,不听朝堂上忠诚之臣的话,以至于上天降下灾难,这正是昔日董仲舒所说,天人感应之理。只要陛下罢黜十常侍,将政事还给朝廷忠心的大臣,再从太学生中挑选人才补充朝廷的力量,收回让天下百姓人人读书的圣旨,相信明年必然会丰收。

刘禅出离愤怒了。

她总算知道,为什么有些皇帝听到批评要杀人了。有些皇帝确实很昏庸,但有些骂人的家伙是真的太讨厌了。

尤其是这个杜西的话,己经不仅仅是在骂人了,他竟然敢用天人感应之理来评价朝廷政策。

意思是皇帝再不听他们的,天下就有易主的风险了。

这种拿天说话,自古以来,就是最危险的,就连刘禅当年登基,都还借用了‘汝离水,方为龙’的天意呢。

敢妄言天意,影射刘禅的政策者,必须死!

玄女娘娘虽然仁慈,但真到了战场,从未有过手软。这个时候,这个太学生杜西,己经是刘禅不死不休的大敌了。

春梅见刘禅看完了杜西的上书,揉着刘禅的肩膀轻声说道,

“好啦,别生气了,为了这种人不值当。

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呢,就反对百姓读书了,他觉得种田织布那么重要,他为什么不去种田?我调查过他了,他从小不种田,家里供着他读书,长大后娶妻,又是妻子供养他读书。

将种田说的那么重要,自己却不种田,将读书看得神圣,却又不让普天下的百姓读书。”

刘禅冷笑道,

“这种人多得很呢。”

随后又转头笑着对春梅说,

“你竟然不生气,他把矛头指向你了呢,叫我罢黜你们。”

春梅笑着说,

“你对我们的好,我们心知肚明,我才不怕这种犬吠呢。你不可能为了几只狗乱叫,就罢黜我们。”

随后春梅接着说道,

“我还查到,那个家伙上书之前,己经给所有同学都看过了,每个看过的人都说好,说要跟他联名上书,有锅同担。”

刘禅听了,霍然站立,说道,

“他上书前己经给别人看了?”

春梅赶紧安抚刘禅,皇帝陛下一首冷静,今天怎么一惊一乍的,她笑着说,

“此人急于沽名钓誉,怎么可能不给别人看,他就是确定你仁慈,从来不处罚上书之人,才敢如此大胆的。”

刘禅冷笑了一声,

“此人姓杜,看来是想学杜密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杜密先生视死如归的勇气。”

刘禅并不讨厌沽名钓誉,当年她自己不也沽名钓誉吗?但是沽名钓誉得对国家有利,至少也要无害。比如你散尽家财资助穷人,我管你是不是沽名钓誉,我都钦佩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