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娃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娃 > 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 > 第455章 黑泽阵的不确定推测

第455章 黑泽阵的不确定推测

,金军两次南侵一次是由他独立带兵打到开封城下,另一次是他率先打到开封城下,可以说没有完颜宗望,北宋很有可能不会灭亡。

完颜宗望死了,金国也很紧张,河北地区本来就不稳定,东路军统帅一死更是给了河北地区义军更多的机会,为了稳住河北局势,金国派完颜昌和完颜宗辅各自率军到河北平叛。

原本的东路军现在各自出击,加上河北人民对金国反抗情绪高涨,此时正是恢复河北反击金军的好时机。在李纲的安排下,朝廷派张所到河北主持抵抗工作。

张所在靖康元年就曾奉旨前往河北担任招抚使组织当地军民抵抗,无奈完颜宗望所率金军战斗力太强完全不是对手,此次再次出任河北,李纲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不仅仍任命其为河北招抚使,而且还说服赵构从内帑中拨了一百万贯钱给张所作为启动资金,特别授权他在河北可以开幕府、任命官职、一切便宜从事。

李纲对张所的信任实际上已经违规了,按照宋制地方大员一切政令要出自中央,而李纲给予张所的权力已经接近唐代节度使权力,信任程度可见一斑。李纲信任张所,张所也确实在河北逐渐聚拢起一批宋军。接着,李纲又派王燮、钱盖分别出任河东经制使和陕西经制使,前往河东地区和陕西地区收拾当地残局。

就这样,京畿、河北、河东和陕西地区全部有专人经略,宋朝勉强恢复了对靖康之变中战争地区的管理,局势逐渐好转。然而局势还没好转多久,随着李纲的罢相,宋朝局势急转直下。

当上皇帝后,赵构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初那个豪气冲天不惧金人的康王似乎变得顾虑重重,对于河北河东陕西等地的经略和行在的去处有了新的想法,李纲对于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与赵构的治国理念已经出现裂痕。

当时大臣中黄潜善坚决反对张所出任河北招抚使,因为张所曾经与黄潜善是政敌,上疏弹劾过他。在李纲的力主下没能阻止张所前往河北赴任,但宰相间的矛盾已经不可避免。李纲是坚定的主战派,而汪伯彦、黄潜善是彻底的主和派、逃跑派。

当时赵构在南阳已经待了几个月了,明显不愿意回开封,找来几位宰执商量去处。赵构先提出想要到江南建都,李纲强烈反对,表示如果实在不愿意回开封,可以到关中据潼关天险防备金国,甚至可以去襄阳、邓州等城市,但无论如何不能过江,一旦过江将永失中原。

赵构既不想去长安又不想去襄阳,实际上所有长江以北的城市他都不愿待,但又不好意思说,于是汪伯彦和黄潜善就替他提出来了,长安、襄阳、邓州都不好,还是扬州好,我们应该去扬州。

赵构当然想去扬州,当年徽宗跑到江南何其逍遥快活,扬州虽处江北但紧邻长江,一旦金军打来马上就能渡江避难。但李纲说的每句话都出于公心无法反驳,赵构暂时没有动身南下。

李纲的罢相源于宋齐愈之死,宋齐愈因传金人口谕拥立张邦昌登基被李纲力主处死,然而人死了之后,御史张浚却上疏弹劾李纲,说处死宋齐愈违背了特赦伪楚官员的政策,早就被李纲掣肘的赵构一看机会来了,顺势就将李纲贬出朝廷。

贬谪李纲引起了朝野之间巨大的非议,赵构即位后,靖康之变时的爱国太学生陈东也率一众儒生前来投奔,眼见李纲离开,预感到赵构无意重振国家,于是上疏请求留下李纲,同时把汪伯彦、黄潜善两位逃跑派贬出朝廷。

赵构装没看到,不理会陈东的奏疏。

陈东接着上疏,请求皇帝御驾亲征击败金军,迎回二圣。凡所派遣诸将作战不力者一律问罪,行在远离京师应当立即返回,不要前往江南地区。

注意陈东的措辞,提到了迎回二圣,就是这个提法让赵构起了杀心。

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的行为引起的是群愤,陈东这边上疏不停,那边就有百姓伏阙上书,要求罢黜汪伯彦和黄潜善,重振朝纲抵抗金人。

伏阙上书还有个叫法,死谏。你当皇帝的不理我,那我就在宫殿门口磕头磕死,让上天看看我的决心。

在北宋死谏的人从来都是英雄,皇帝也从来不敢因为官员死谏就真的让官员去死。可到了赵构这儿规矩就不一样了,自己当上皇帝还不到半年,陈东这一出是给谁颜色看呢?谁是忠臣谁是奸臣难道我赵构分辨不出来?

无论后世怎么记载汪伯彦黄潜善妖言惑众给赵构开脱,做决断的只有赵构一人,建炎元年八月,就在李纲离开朝廷没多久,赵构下令处死了爱国太学生陈东。

一腔热血化作刀下冤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