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裕在位的最后几年,体弱多病,诸多政务都交与许相国去办理,对于朝堂的把握能力也大不如前,谁是大周国最合适的继承人,能把大周国带向更强盛的明天,他心里没底。
在诸多思量和权衡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皇七子柴绍,一来是因为柴绍在诸多皇子之中最为聪明,说话做事最能符合他的心意,有自己独立的政见。
二来是考虑到柴禄,毕竟是开国皇帝柴荣的独子。虽然近十年来,闭门不见客,看起来与世无争,其实心里极有可能会在皇位一事上耿耿于怀,即便将皇位还给他,他也未必领情,还有可能对自己的嫡子嫡孙不利。
但是柴绍又太年轻,让一个久在宫中,未经世事的十几岁的少年总揽全局,又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明争暗斗,的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为了大周国国运的考虑,柴裕不能把宝全压在柴绍的身上。万一柴绍经不住考验,弄得大周国四分五裂,他到了黄泉路上也无脸面对列祖列宗……
所以,他在传位给柴绍的时候又留了一手,那就是收藏在大内藏经阁中的“金册子”!
他提前将这个事关乾坤颠倒的重要文书交于了贺降龙,一旦柴绍立朝不稳,国家出现大变,老资历的柴禄就可以凭借贺降龙手中的金册子即位为皇。
柴禄的威望和资历,足以弹压住大周国内的一切势力,挽回局面。
当然,这也是柴裕最不愿意看到的一步。